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乘法运算定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二、说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系统掌握运算定律,能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学习简算技能、形成简算意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并最终养成简算习惯。教学重点:整理运算定律。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三、说学情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四、说教学过程1、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卡片纸2、教学流程1、巧设疑问,自主整理整理运算定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很多,需要对它进行整理。那怎样进行整理呢?学生思考后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结果,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整理:①你能说出我们学过的所有运算定律吗?②你能把它进行分类整理吗?③你能用什么方式表示呢?④你能将整理结果制成学习卡片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将整理结果制成一张张学习卡片。通过比较、欣赏、评价这些学习卡,学生可以得出按运算方式将运算定律分成两类或按运算定律的意义将其分成三类,并总结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是最好的整理方法,既简洁又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这样一个自主活动的过程,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分类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以后的知识整理中还可以借鉴这种方法。2、层层深入,发展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问:老师,这道题目要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这说明学生的简算意识还很差。那么,在复习课上,怎样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基本练习:教师给出三个数8、40、125,让学生根据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分别编三道式题,在四人小组内说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把出题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当小老师,设计一道可以简便计算的题。乘法交换律编题为8×40×125=8×125×40乘法结合律编题为40×125×8=40×(125×8)乘法分配律编题为(8+40)×125=8×125+40×125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贯穿始终,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积极。2)引申练习:将40和8合在一起,怎样计算简便?用乘法分配律:48×125=(40+8)×125=40×125+8×125=5000+1000=6000用乘法结合律:48×125=6×8×125=6×(8×125)=6×1000=6000题目相同,结果相同,但应用的运算定律不相同,因此审题很重要,所选方法一定要合理简便。用不同的方法计算:44×25808×125你们能再出一题用两种方法做的题目吗?3)拓展练习:课上到这时,同学们兴致很高,教师又灵活出了一些含有“一组半”、“两组半”的适合用乘法分配律的题目供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拓展学生思维,留给学生创新机会,题目如下:①27×99+27②45×55+45×47-45×2③125×(8+40)×253、总结提升,拓展应用。复习课上题目的具体设计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我力求少而精,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些题,学生只有边做边审题,运用整体思维观察算式,寻找特点,并综合各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又合理,进而形成娴熟的运算技能。1)小明做数学题时很粗心,把25×(+4)错算成了25×+4请你帮忙算一算,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2)判断题:(a)(32-17)×35=32×35-32×17()(b)58×91+91×25=58+25×91()(c)8×(125×9)=8×125×8×9()(d)125×(8+4)×25=125×8+25×4()3)简便计算:999×27+333×1938×48+961999+999×999先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第一个练习。难度不大,只要他能正确运用乘法分配律就能直接做,第二个练习,是学生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通过判断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算定律运用的正确性,第三个练习,需要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先要利用积不变来转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