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咏柳》教学设计优秀《咏柳》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咏柳》教学设计优秀1设计理念: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吴忠豪教授指出: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须熟练背诵。因此,本首诗的教学以朗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以情促读,在声声诵读中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所在。教学目标:1、会认“咏、绦”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初步学习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吟诵古诗的方法。4、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5、感受春天的美好。6、积累关于春天的诗句。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教学难点:学习按照平仄规律吟诵古诗的方法。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示学生注意“咏”字的写法。2、齐读课题。3、谁知道“咏”是什么意思?(歌咏、赞美)4、小结题意: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歌咏柳树的意思。二、初读1、学生自由朗读两遍。(教师板书全诗)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正确;第二遍,注意停顿通顺。2、学生反馈自渎情况。指生读注意正音:妆、绦、似剪刀。小组读男、女生推荐代表赛读,师生共同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为吟诵、背诵打下基础,在学生朗读之后,以提出的两点要求作为评价标准。三、诵读1、古人作诗非常讲究平仄押韵,汉语拼音中声调为第一、二声的音节是平声,用“—”标示,第三、四声的音节成为仄声,用“1”标示。读的时候咱们要注意平长仄短。2、教师范读。(给诗标上平仄符号)3、学生练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学生展示读,师生合作读。5、看老师的手势,学着古人吟一吟,全班齐读。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诵读古诗的新鲜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味和吟诵古诗的回味无穷。四、朗读、理解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和诗人一样站在了这棵柳书旁。(课件出示柳树图)(1)师声情并茂地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生读。(3)闭上眼睛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根据学生发言,指导朗读。高高的柳树碧绿碧绿的,多美啊!(读)每条细长的柳枝都像绿色的丝带,像古代句、女子裙上轻舞的丝带,微风吹过,轻轻飘拂。(读)在作者眼中,这棵柳树宛如一位身着绿裙、婀娜多姿的少女,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读)设计意图:理解诗意不是逐个词语细致地翻译,而是通过想象感受,再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柳树的多姿,读出诗句的`美感,理解和朗读相得益彰。2、作者用这样美丽的诗句赞美柳树,这身绿意盎然的长裙又是出自谁的巧手呢?(1)学生齐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师生合作读。(3)诗人不仅赞美柳树,更是赞美春天。(板书:咏春)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朗读古诗。(4)配乐朗读,想象画面朗读。五、拓展、背诵1、春天的勃勃生机、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季节里,和暖的春风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2、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设计意图:跳出教材,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积累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3、好一个多彩的春天,让我们再次在这首古诗中体会它的美好吧!齐读、背诵。《咏柳》教学设计优秀2教材简说: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3.全班齐读课题。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