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自然科学论文 / 文档详情
2022浅论环境教育的科学发展.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是你****盟主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浅论环境教育的科学发展.docx

2022浅论环境教育的科学发展.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浅论环境教育的科学发展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行动计划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是我党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政治表达和具体贯彻。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内涵的拓展和理念的升华。科学发展观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结合,把“以人为本”置于最突出的位置,充分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其次它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的结合,是针对我国具体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指针;最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更加丰富,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在于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而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内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环境教育的新发展在我国,环境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而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也应当属于环境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解析从不同角度了解这两者的密切关系。(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对于环境教育来说,具有两方面的意义。1、“以人为本”的环境教育理念:因人施教1977年的第比利斯环境教育国际会议向各成员国建议:“有关当局应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并考虑到当地的、社会的、职业的和其他的因素,确立作为环境教育课程内容基础的标准。”这体现了环境教育的现实性原则,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人虽然因为共同的本质属性而成为人,但每个人都具备自身的个性,每种人也拥有不同的特质,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特征,因而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切忌千篇一律,而应当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重点等。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从被教育者自身属性出发,才能逐步培养起受教育者的环境素质,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2、“以人为本”作为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观”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环境素质以解决环境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体现了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性,“以人为本”是环境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这里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切不可简单的将其理解为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在科学发展观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的自觉发展、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自觉发展强调的是人们正确认识并掌握一定客观规律后自主地寻求发展的观念和状态,区别于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化的自发性发展;持续发展讲的是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要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思想;协调发展则是指人的发展过程与所处环境、条件是和谐的,而不是分裂与对抗的。通过对这三种发展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全面:发展与环境均不可遗漏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就指出:“‘环境’是我们大家生活的地方;‘发展’是在这个环境中为改善我们的命运,我们大家应做的事情。两者不可分割。”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在看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后就因噎废食而否认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到环境教育上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只强调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而排斥发展。《里约宣言》郑重宣布:“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中,全面性强调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环境发展的全面进步,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社会是条件,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协调:环境与发展不可偏废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以及“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路径,我国没有能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关系,使得各方发展极不平衡,出现了不协调的发展格局,它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强大障碍。这种不协调具体体现到我国的环境保护领域,表现为对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视和对环境资源问题的相对漠视。因而,“协调”应当是环境教育中最为重要的词语之一。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2浅论环境教育的科学发展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