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娜与艾玛的悲剧命运比较摘要安娜与艾玛同为文学世界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一个出自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一个出自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妮娜》,两本小说的出版年份非常接近,人物命运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都以悲剧收场,但悲剧的形成原因却不尽相同,这除了和文本叙事有着很大的关联以外,也可以归因于民族文化对两位作家写作思维与写作方式的影响。文章基于此,对安娜与艾玛的悲剧命运做了一番比较。文章首先对安娜与艾玛的悲剧命运做了一番浅析,紧接着从生存的困境、理想的幻灭、女性意识的觉醒三个角度分析了二者悲剧命运的共同点,然后以民族文化为线索,立足于作家层面、文本层面对二者悲剧命运的不同做了相应的梳理,比如作者层面的生活时代环境不同、对主人公态度不同、文学表达诉求不同等。HYPERLINK"javascript:;"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悲剧命运;比较研究;安娜;艾玛AbstractAnnaandElmarinthesamecenturyliteratureinclassiccharactersfromaGustaveFlaubertnovel"MadameBovary",anovelbyLevTolstoy"AnnaKarenina",thetwoyearofthepublicationofthenovelisveryclosetothefateofthecharactersareverysimilar,havebeenatragedy,basedonthis,andAnnathetragicfateofElmarhasmadeacomparison.Firstly,AnnaandElmar'stragicfatemadeananalysis,thenfromthepredicamentofexistence,disillusionment,theawakeningoffemaleconsciousnessinthreeaspectsofthetwotragedyincommon,thenbasedontheauthor,textinthetwolevelofthetragicfateofthedifferentofthecorrespondingcombforexample,theleveloflifetimeindifferentenvironmentanddifferentattitudesanddifferentdemandsoftheprotagonistofliteraryexpressionetc..Keywords:realisticliterature;tragicfate;comparativestudy;Anna;Elmar目录摘要11安娜与艾玛的悲剧命运浅析11.1安娜的悲剧命运11.2艾玛的悲剧命运22安娜与艾玛悲剧命运的相似性探析32.1生存的困境32.2理想的破灭32.3女性意识的觉醒43安娜与艾玛悲剧命运的不同点比较43.1作家层面的不同点比较43.1.1生活时代的不同53.1.2对主人公态度的不同53.1.3创作诉求的不同63.2文本层面的不同点比较63.2.1爱情观念的不同点比较63.2.2深层心理的不同点比较73.2.3文学意义的不同点比较74结语8致谢9参考文献10HYPERLINK"javascript:;"咸阳师范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HYPERLINK"javascript:;"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也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HYPERLINK"javascript:;"生产力的转变势必会带来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的调整,西欧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促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期在文学创作领域所形成的创作思潮与创作风格,从19世纪30年代延续至20世纪初。HYPERLINK"javascript:;"此一时期,欧洲各国均诞生了不少现实主义文学巨匠,法国的福楼拜与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都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二者仅仅相差7岁,(福楼拜1821-1880,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并且共同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世界级经典名著,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誉为“最完美的小说”,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则被称作“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1]。无独有偶,两部作品都以女性为主人公,且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经典的女性形象,艾玛和安娜。艾玛和安娜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二者的婚姻生活都不幸福,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对爱和美有着共同的追求,甚至不惜与旧传统乃至家庭决裂,当然,二者间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社会地位的巨大差异、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