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法律基础知识及案件审核要点什么是法?法与法律法的效力层次宪法文本与效力位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如果医疗机构未按规定销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行政执法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or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请示明确医疗机构未按规定销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行政执法主体的函》的意见国法函[2005]4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四十三条,以及《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第六十九条第(五)项均规定医疗机构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规定销毁,不得重复使用,并明确了违反该规定的法律责任。关于如何监管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销毁一次性医疗器械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问题,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对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请示明确医疗机构未按规定销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监管工作行政执法主体的函>的意见》(国法函[2005]422号)(见附件),应当适用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请各地按国务院法制办明确的法律适用意见执行。如有尚未办结的案件,应当及时移送相应的卫生主管部门处理。第六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五)医疗器械使用单位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或者未按照规定销毁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的;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效力关系总局发布贯彻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事项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法[2004]96号法的思维方式法律逻辑《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四条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必须是一个完全的法条(即包括假定与法律效果),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也并非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经过证据证明的法律事实。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O.J.Simpson)杀妻一案成为当时美国最为轰动的事件。此案当时的审理一波三折,最后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辛普森逃脱法律制裁,在用刀杀前妻及其男友两项一级谋杀罪的指控中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无罪推定”的最大案件。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黄泽富、何伯琼、何熠诉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处罚案自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食药监复决〔2013〕第1号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明确查处违法销售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案件有关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食药监办药化监﹝2014﹞157号形式合理性优于实质合理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前469—前399)被诬告为“不敬神”和“蛊惑青年”,雅典城邦由抓阄挑选出501人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陪审团,最坏以281票对22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部门对基层执法工作中有关问题的答复中国医药报158(总第3071期)问题八:《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处罚金额基数过高,在实际执法中难以执行。如:销售两支假劣一次性注射器,货值金额几元钱,但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最低罚款5000元,难以执行,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案件审核要点(一)是否具有管辖权1.所办案件是否属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辖范围“假酒”是否该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辖?“假酒”是否该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辖?2.所办案件是否符合地域管辖原则案例A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在监督抽验中,对辖区内甲药品批发企业经营的某药品进行了监督抽验,经药检所检验,该批药品为劣药。随后,该局依法对辖区内甲药品批发企业经营劣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同时,该局在调查中发现,该药品是B市乙医药公司销售给甲药品批发企业的。于是,A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依法对B市乙医药公司销售劣药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管辖权争议一般理论认为,违法行为发生地包括了违法行为着手地、经过地、实施(发生)地和危害结果发生地,所以理论上来说,A市、B市的药品监管部门对乙公司都有管辖权。所办案件是否符合级别管辖《食品药品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查处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案件移交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处。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部门管辖的案件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可以报请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辖或者指定管辖。(二)行政处罚相对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1.行政处罚相对人是否具有法定责任能力;2.行政处罚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