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小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2、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活动重难点:让幼儿知道数字宝宝和水果宝宝的数量一一对应的关系。活动过程:1、活动准备:游戏﹙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转转手、搓搓手。﹙2﹚手指游戏、一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咬!二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三只猴子在水边,看见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咬!咬!咬!﹙幼儿边做动作,边伸手指头﹚。2活动开始:师:﹙1﹚幼儿用手指表示1、2、3,这些数就在我们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在我们玩具中,我们不仅要会读数,而且要认识数,以后逐步学会写数。﹙2﹚引导幼儿数数老师有几个鼻子﹖有几张嘴巴﹖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1。幼儿再数数老师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2。继续引导幼儿数数教室里有几张奖状﹖幼儿边说,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3。﹙3﹚让小朋友观察,1、2、3这3个数的长相不是一样的,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师:﹙4﹚新年快到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宝宝,送给你们,喜欢吗?老师说出水果的名称和数量,幼儿将水果的数量粘贴在相应的数字下面;反之根据水果的数量粘贴相应的数字。﹙贴对了,发给小红花给予奖励﹚。3:活动结束:﹙1﹚师幼一起跳数字舞,一个小孩手摸地,二个小孩颠颠脚,三个小孩转又转……(2)小朋友回家以后数数你家里有几头猪?几只羊?几只鸡?明天讲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听,好吗?小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动作。活动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指出五官位置。活动难点:能与老师配合唱问答歌。活动准备:1、小镜子人手一面。2、《好宝宝》歌曲磁带。3、五官图片分别藏在教室的角落里。活动建议:一、《指五官》引入二、出示图片,认识五官老师今天带来了几样宝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啊?老师已经偷偷的把它们藏在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一起找找吧!幼儿一起拍手说:“宝贝宝贝在哪里,出来和我们做游戏”引起幼儿好奇并把五官图片一一找出,出示在黑板上,并幼儿说出宝贝的名字,摸一摸自己的宝贝在哪里,看看你身边小伙伴的宝贝在哪里,你能看见自己的吗?请镜子来帮助我们吧!三、请幼儿照镜子、找五官。1、幼儿照镜子,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小脸,看看脸上的“宝贝”。2、指出“宝贝”的位置,认识“宝贝”的名字(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四、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1、教师问幼儿:宝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幼儿答:谢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指出鼻子位置)。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在哪里?”继续回答。五、完整教唱回答歌,幼儿能随歌曲做相应动作。1、教师也弹琴也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2、将:“眼睛、耳朵、嘴巴”分别替换进歌曲,进应答演唱,幼儿能随音乐做相应动作。活动延伸:还有几样宝贝藏在花园里,我们一起找找吧!教学反思:本次活动通过把眼睛、鼻子、嘴、耳朵这几个器官藏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找宝贝并认识这几个宝贝,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认识面部器官,并知道这几个器官在脸部的位置,老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准确指出五官说出名称,在幼儿掌握问答后,很轻松的过度到学唱歌曲,记住歌词,并在这里突破本次活动重点。在记住歌词的前提下,变化歌词内容,如:把“好宝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变成“XXX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让幼儿再一次被歌曲吸引,从而再一次达到本课时的小**,突破难点,最后随钢琴伴唱并变换提问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来加强歌曲的难度,让幼儿理解歌曲并掌握歌曲。小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能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初步学会儿歌。2、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实物投影仪,电视机。2、有活泼轻快音乐的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3画有鸟飞、鱼游、兔跳、鹿跑的图片一张。4、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三十只,大字卡:飞、游、跳、跑。活动过程:1、以妈妈带宝宝游戏的形式,在音乐声中做鸟飞、鱼游、兔跳、鹿跑的动作。边学边引导幼儿说“拍拍翅膀飞呀飞”,“摇摇尾巴游游游”,“竖起耳朵蹦蹦跳”,“四条腿儿跑跑跑”。2、请宝宝们找个位置坐下。初步学习儿歌的前两段。(1)“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哪些动物会飞呢?它们用什么飞的?怎样飞呢?”“哪些动物会游呢?它们是怎样游的呢?”(2)“妈妈把我们刚才说的话连起来,你们听,”教师念儿歌的前两段。(3)跟着妈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