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人大换届政府工作报告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楼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2011年8月24日在楼兰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镇长:陈创显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镇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2006年以来,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为龙头、现代农业为抓手、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改善民生为目标,立足两园建设,抢抓秦王川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历史机遇,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将我镇成功打造成为“省门第一镇”,为高丽XX县区核心区落地楼兰奠定了基础。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效益日趋凸显,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全镇农业总产值从5200万元增长到8500万元,年均增长10.5%;工业总产值从2.8亿元增长到11.19亿元,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了两番;镇内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超-1日趋完善,为目前服务XX县区建设提供了保障。累计在楼兰大道、空港产业基地主干道路两侧栽植国槐、侧柏等景观树6000多株。投资64万元对201线大什字周边铺面门前地坪实施硬化。楼兰小城镇管理日趋完善,在全县18个乡镇中率先成立了城镇管理所和执法中队,市政设施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争取新农村建设资金累计达5953.8万元,建成红玉、陈家井、史喇口、尖山庙、元山、周家梁、宗家梁等一批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点,新农村覆盖面不断扩大,试点示范村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通过五年的建设,全镇硬化通村道路总里程达到156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以方家坡110千伏变电站为枢纽,配合架设供变电线路超过60公里,完成镇内方家坡、机场、西槽三座变电站的并网。对机场文明通道两侧、省道201线及中保路两侧村庄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经过不懈努力,楼兰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容镇貌焕然一新。2008年度,我镇获得由高丽市城市建设管理委员会颁发的“高丽市小城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五年来我们立足农业结构调整,以发展壮大设施农业为中心,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依托秦王川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抢抓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机遇,完成砂坑改建水塘638座,占全县水塘建设任务的70%,有效解决了引大季节性供水与日光温室和高原夏菜长年灌溉的突出矛盾。建成兔墩、史喇口、陈家井、倒水塘、方家坡五个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成日光温室2000余座并投入生产。在元山、尖山庙、廖家槽、华家井等村连片发展万亩高原夏菜种植基地,亩年均收入达-3材。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五年来,争取各项社会事业和惠民资金近4000万元。——社会秩序平安稳定,“和谐楼兰”硕果累累。牢固树立抓稳定就是抓发展的思想,扎实推进“和谐楼兰”建设。我们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要责,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治安“大防控”网络体系。五年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38起,提供法律援助65件(次)。接待群体性上访23起,并得到合理解决,无重大越级上访案件发生,为XX县区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我镇连续三年被中共高丽市委、高丽市政府评为“平安乡镇”;镇司法所于2006年被评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2009年获得全省“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XX省百案评选活动优秀卷宗奖”荣誉称号。红玉村于2007年被民政部、司法部评为“国家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同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检查活动,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检查、监管力度,健全防汛、防震安全工作机制,科学制定防灾应急预案,最大程度消除镇内不安全因素。2007、2008连续两年荣获XX县区“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围绕大局扎实工作,倾力服务XX县区建设。自高丽XX县区建设全面启动以来,我们集聚全镇之力,积极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征地及拆迁安置等重点工作,及时化解XX县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为高丽XX县区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止目前,完成项目建设征地40000多亩,确保了舟曲移民安置区工程、XX县区行政中心、XX县区主干道路等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租赁土地9149.7亩,确保了高丽XX县区生态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完成生态用水保障工程征地347亩,10个泵站正在加紧建设。联-5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