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林业集约经营调研报告原林业厅厅长马*高带领老干部调研组,围绕“加快河南林业集约化经营”这一课题,先后到*市的*、*县,*市的*县、*、*、*区,*市的*、*,*市的*,*市的灵宝等10个县(市、区)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组的同志与当地市、县政府领导和林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讨论,访问了一些个体承包造林大户,同他们进行深入交谈。同时,通过不同方式收集了有关集约经营方面的资料。现将调研结果及工作建议报告如下:一、河南林业集约经营取得的主要成就河南林业建设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就。从1949到20*年,河南森林资源一直是增加的,林业用地面积从6010万亩增加到6846万亩,增加了13.9%,其中,有林地面积从1958万亩增加到4000万亩,增加了1倍多;林分面积增加57.7%;经济林面积增加了12.88倍;无林地面积由3111万亩减少到1178万亩,减少了62.1%。全省林木覆盖率由10.97%提高到22%,提高了11.*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由5966.2万立方米增加到13370.5万立方米,增加124.1%。人工林从无到有,达到917万亩,蓄积量达到2141.4万立方米。*地区初步建立起带、网、片、点相结合的复合农田防护林体系,显著改善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山区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管理成绩斐然,不少山区县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靠发展林业走上了XX县区富民之路;林业产业和森林旅游业方兴未艾,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增长点。涌现出了不少林业集约经营的典型。(一)*县*农田林网集约经营,绿林常在,永续利用*县总面积73.2万亩,其中*区48.3万亩。总耕地面积34万亩,*区耕地面积32万亩。总人口41万人,人均耕地0.83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农业发达经济活跃的地区。该县*地区在20世纪70年代经过以乡镇为单位的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大规模植树造林,12个乡镇193个行政村的32万亩耕地全部形成田、林、水、路相配套的农田防护林体系。30年来他们采取集约经营措施,建立资源档案,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严格采伐管理,合理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创*经营管理体制等。对林网进行科学经营管理。现在第一代林网已轮伐一遍,第二代林网进入利用期,第三代林网开始形成,其整体结构更趋合理。现保存林网网格1981个,林带8056条,活立木蓄积量1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8.9%,农田林网控制率96.7%。组成林网的树种比例为:毛白杨40%,欧美杨40%,其它用材树10%,常绿树木10%。林龄结构调整为:幼龄林50%、中龄林28%、成熟林22%。粮食连年增产,1996年实现全县小麦亩产千斤县。自1980年对林网树木开始采伐利用,共采伐木材40万立方米,收入1.3亿元,全县木材加工企业实现年产值529万元。*县*农田林网集约经营的经验对全省*绿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践证明,*农田林网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保证粮食安全的绿色卫士,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县发展集约林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县总面积241.8万亩,其中耕地19.8万亩,总人口34.1万人,是一个以林为主的山区县,自然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0.7亩耕地7亩山场。80年代以前是一个著名的贫困县,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700万元,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6元。全县82%的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集约林业,努力培育森林资源作为山区综合开发的着力点和启动点,提出了“围绕山场搞开发,发展基地上规模,依靠科技上水平,立足优势创特色,优化结构增效益”的发展思路。除了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外,把全县划分为四大林业集约经营商品林基地:中部深山区乡镇重点建设以板栗、杉木为主的商品林基地;东部深山区乡镇重点建设以油栗、油茶为主的商品林基地;东部和南部浅山丘陵区乡镇重点建设以茶叶为主的商品林基地;公路沿线重点建设以银杏、小杂果为主的商品林基地。采用细致整地、良种壮苗、精心栽植、合理抚育、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集约经营措施,高标准、规模化建立集约经营商品林基地。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森林逐渐得到恢复发展,活立木蓄积量由1976年的150.1万立方米上升到1999年的1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976年的34.02%上升到1998年的55.09%。全县形成了2条百公里板栗长廊、6个万亩连片杉木基地、3个万亩油茶基地、2个万亩茶叶基地、1个万亩银杏基地。全县板栗总面积达到32.5万亩,杉木林30万亩,油茶8万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