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人物动作描写课件1、通过对具体语段的品析感悟,体会动作描写的妙处。2、在训练中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3、培养学生追求准确、生动的描写效果的意识与习惯。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写记叙文,通常只会做简略的叙述,而不会做细致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人物描写指导训练,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这节课我就从动作描写开始,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和实际训练,使之能把人物动作写细致、写生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技能。重点难点1、重点:领悟动作描写的技巧,体会动作描写的妙处。2、难点:在训练中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交流课前学生看自己这两年参加活动时的照片,师板书课题:动作描写,让人物“”起来。师:同学们,从刚刚的这段视频中有没有找到自己或你的小伙伴?生:找到了。师: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场景?生1: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吃烧烤的照片,它让我想起了我们和老师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时的有趣情景。生2: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到实践基地的照片,它让我想起了不爱运动的我们攀岩时怎么也爬不上顶峰时的窘态。生3:……师:是啊,一晃两年过去了,视频里的照片都是这两年里,你们参加各种活动时老师拍下来的一些镜头,一下子就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让我们记住了小伙伴们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别之处。今天我想带着大家,用另外一个镜头——我们的笔,去捕捉自己或小伙伴们在每次活动中动作上的特点。你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笔记下你喜欢的小伙伴或自己动作上的可爱、可笑、可学之处?生:想。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让照片上的人物“动”起来吧!(补全板书:动作描写,让人物“动”起来)上课二、了解概念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叫动作描写。生1读:“动作”描写的概念师: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你来读。生2读:“动作描写”的作用师:那么怎样进行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更突出呢?我们来读读我们学过的一些文章中写人物动作的片段,学学那些作家们动作描写上的诀窍。(板书:诀窍)三、技法训练:1、诀窍一:认真观察,细化动作师:认真观察,细化动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诀窍。请你来读(板书:细化动作)生读:动作描写的要领。师:这个打虎片段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谁来读上句,下句呢?请其他同学们认真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生1读:①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抡起哨棒用尽力气打虎。生2读:②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师:你们认为哪句好?好在哪里?生1:第二句好,写得很详细生动。生2:第二句用了很多动词,写出了武松的勇敢无畏。师:同样是写“打虎”,前一段写得很粗略,没有写出具体的动作,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生动;后一段则分别抓住了“抡、劈、揪、按、打”具体动作,细致入微,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神采飞扬,打虎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细化动作的妙处。师:我们来看这张照片,看同学们是怎么到终点的?生:合作着走去的,只有李奕帆和王翔是爬去的。师:知道李奕帆为什么要爬到终点吗?他是怎样爬到终点的呢?我们来看一组慢镜头,谁来细化李奕帆和王翔爬到终点的过程。生1:烧烤那天,在玩两人三足的比赛中,李奕帆和王翔那组在半途摔跤了。生2:王翔想试着站起来,李奕帆见同学们一队队都奔向了终点,他着急起来,怕浪费时间,拖着王翔拼命朝终点爬去。生3:快站起来的王翔,再次摔倒在地,他们的腿搅在了一起。王翔两手撑在地上只顾笑。李奕帆,移左腿移右腿,拖着王翔朝终点爬去。最后在同学们的狂笑声中他终于把王翔拖到了终点。师:通过细化李奕帆爬到终点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李奕帆?生1:不退缩。生2:困难面前不低头。生3:永不言弃。师:细化动作的妙处是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服输,永不退缩、永不言弃的李奕帆。学习上他也是这样的,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哦!2、诀窍二:仔细推敲,选准动词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细化动作可以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其实,细化动作只是动作描写的初步要求。要准确地描述动作,还得注意第二个诀窍——仔细推敲,选准动词。(板书:选准动词)请大家自由地读描写林海音小时候去书店看书的片段描写,对比一下括号里面和外面的动词各有什么表达效果?生自由地读:我跨(走)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走)到里边来了。——林海音窃读记生1:括号外面的动词好。生2:“跨”字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