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性创新,是一种向未知领域探索的活动,风险与变数如影随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创新工作总结(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科技创新工作总结1今年以来,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照我县制造业倍增行动计划,在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乡村振兴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县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一、工作成效1.科技创新主体快速成长。一是重培育。重点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上加大工作力度,20xx年度前两批高企共推荐47家企业申报,第一批33家通过省科技厅专家评审。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94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80家目标任务,高企后备力量进一步壮大。二是强研发。完成创新驱动研发投入9.11亿元,较上年度增长24.3%,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14家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及1家5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动态“双清零”。三是增动能。今年元月份,我县获得“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县”称号,科技创新指数在全省59个县市中排名第5,三县位列第一。2.创新平台建设提档升级。一是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标杆。先进高分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获批安徽省首批备案,新增了一家省级创新平台。协助经开区与安工大做实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能级。重点扶持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做大做强,推动蔬菜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三是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培育台创园绿色食品加工孵化器、经开区南山宝湾产业园分别申报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力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3.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一是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充分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技术创新水平,共计征集技术需求20余项。二是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上半年,重点推动校企合作项目12个,组织晶晶玻璃、艾雅伦与上海高校开展线上技术需求对接。睿阳体能、中电熊猫等5家企业成功晋级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赛,占全市入围企业的四分之一。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截至目前,完成技术合同交易总额43.5亿元。推进硅宝有机硅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试生产。4.科技强农行动持续发力。一是优化队伍建设。开展年度绩效评价,评选优秀科技特派员10名。实施准入退出机制,动态调整行政村结对帮扶。二是赋能产业发展。发挥科技特派团“团式”作用,依托省农科院、安农大等高校资源优势,举办蔬菜新品种现场观摩培训会,助力企业农户增产增收。三是做好示范点备案。聚焦资源禀赋,推荐皖东农业创建省“科技特派员+”示范点,打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5.科研攻关计划稳步实施。一是支持“揭榜挂帅”活动。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完成对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领域揭榜挂帅100万元县级资金配套。二是征集科技重点项目。推荐县域企业积极申报省重点研发计划,征集储备20项市科技计划项目。三是储备青年拔尖人才。组织申报科技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1项,已获省科技厅推荐。6.为企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一是开展“企业高校行”活动。为推进安徽“双创汇”工作,上半年,组织10家企业赴杭州、上海开展长三角高校行暨校企对接系列活动。先后走访调研了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让企业走进实验室了解高校科技成果,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洽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需求。二是打造“育高企”特色亮点。在高企培育中,抓好服务前移、部门协作,开展申报推荐关口前移,积极与税务等部门对接,建立了“育高企”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发挥部门协作聚合力和前置服务响应力,全力做好高企培育工作,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科技惠企服务。组织70家企业参加科技创新券宣传培训会,让企业“足不出园”即获政策宣讲和长三角高校院所最新成果推介,拓展创新视野和推动科技合作。二、下步工作打算1.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围绕全市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开展“制造业倍增科技先行”行动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重点在高新技术企业上加大工作力度,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力争在“十三五”基础上实现倍增。2.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支持企业申报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研发平台,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积极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与我县企业共建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与本地产业的紧密嫁接,重点推进高分子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建设,力争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家,进一步提升我县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3.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想企业之所想,继续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与难题,助企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拓宽与行业专家教授联系沟通渠道,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今年力争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0个以上,进一步深入推进校地合作。今年完成科技成果登记250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