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双曲线简单几何性质》网络教学设计方案88888888中学姓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双曲线简单几何性质的探索,学习重点是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及性质的应用,难点是双曲线离心率与双曲线形状的关系;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采取类比、联想、发现、探究、协作、讨论等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本课网站内的内容和相关的学习资源的利用,在着重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本节课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讨论它的几何性质,能确定双曲线的形状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相关网络资料的阅读,结合观察思考探究、协作交流讨论、动手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的基本方法,通过与椭圆几何性质的对比来提高学生联想、类比、归纳的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代数知识在解析几何运算中的作用,提高解方程组和计算能力,通过“数”研究“形”,说明“数”与“形”存在矛盾的统一体中,通过“数”的变化研究“形”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高二年文科班的学生,他们经过近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作为高二年文科班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不是太充分,但是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高,积极性强。高二年文科班的学生在学习交往上表现为个别化学习,课堂上较为依赖老师的引导。学生的群体性小组交流能力与协同讨论学习的能力不强,对学习资源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综合的能力较低。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学习环境:学生在能接入Internet的网络教室中学习2、学习资源:网络课件《双曲线定义与简单几何性质专题学习网站》:双曲线定义、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性质、协作讨论、例题、在线测试等几部分来探讨双曲线的定义与简单几何性质。五、教学策略采用抛锚式、支架式自主学习策略,采用伙伴、协同等协作学习策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双曲线性质探寻为中心,进行主动探究学习。六、教学过程步骤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课堂准备1、指导学生登陆网站。2、介绍网站的操作方法。3、讲明上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作好课前准备。2、登陆网站。3、熟悉本网站的操作方法。1、让少部分不熟悉网络操作的同学学会利用网络来辅助学习。2、有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情境导入1、请同学点击“学习任务”进入子页进行学习。2、请同学点击“问题解决”,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1、学生在“学习任务”子页下,点击各个按钮进行操作,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做到胸中有数。2、学生点击按钮“问题解决”,清楚本节课要完成解决的问题。1、使学生在操作中深深体会到双曲线的定义与几何性质的重要性,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研究双曲线的动力。2、这一导入过程,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完成角色的改变,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操作探讨1、请同学点击“双曲线定义”进入子页,选择按钮“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进入页面。2、请同学点击按钮“性质探索”,进入双曲线简单几何性质的学习。3、请同学点击按钮“范围”,进入双曲线范围的操作和探索,教师提醒注意与椭圆比较。4、请同学点击按钮“对称性”,进入双曲线对称性的操作和探索,教师提醒注意与椭圆比较。5、请同学点击按钮“焦点”,进入双曲线焦点的操作和探索,教师提醒注意与椭圆比较。6、请同学点击按钮“顶点”,进入双曲线顶点的操作和探索,教师提醒注意与椭圆比较。7、请同学点击按钮“离心率”,进入双曲线离心率的操作和探索,教师提醒注意与椭圆比较。指导学生操作Flash课件,让学生拉动离心率e,观察当e变化时,双曲线图形的变化情况。8、请同学点击按钮“渐进线”,进入双曲线渐进线的操作和探索,教师提醒注意与椭圆比较。9、教师针对学生得出的双曲线性质进行讲解校对。10、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1、学生点击按钮“双曲线定义”进入子页,选择按钮“椭圆”、“双曲线”、“第二定义”,完成复习任务。2、学生点击按钮“性质探索”,进入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操作和探索。(学生可分小组讨论)。3、学生把自己总结的“双曲线的范围”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校对订正。4、学生把自己总结的“双曲线的对称性”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校对订正。5、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