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针灸学 / 文档详情
医学针灸法和医疗护理专题课件.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6.2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学针灸法和医疗护理专题课件.ppt

医学针灸法和医疗护理专题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灸法和医疗护理教学目标一、毫针刺法及护理一、毫针刺法及护理毫针是常用的针刺工具,大多是用不锈钢制成。(一)、毫针刺法的适应证(二)、针前准备1、选择针具2、选择体位(二)、针前准备3、消毒(三)、操作方法1、进针方法(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切按在腧穴皮肤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将针刺入皮下。多用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皮肤表面,右手持针,双手协同用力插入或捻入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的进针。(3)提捏进针法:左手拇、食指将腧穴局部的皮肤肌肉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攒竹)(4)舒张进针法:左手拇、食指或食、中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撑开,使之绷紧,右手持针刺入。此法适宜皮肤松弛或有皱纹部位的腧穴进针,特别是腹部腧穴。(1)针刺角度①直刺是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范围:全身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处的穴位。(1)针刺角度②斜刺是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适用范围: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如胸背部、关节处等部位的腧穴。(1)针刺角度③平刺又称横刺。是指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范围:肌肉特别浅薄处,如头面部。(2)针刺深度原则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组织器官为原则。运针,又称行针,是术者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觉所施的手法。通过运针使患者感到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针感,即得气。得气时,术者可感到针下有一种沉紧的感觉。基本手法(1)提插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将针由深层提至浅层,再由浅层插至深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2)捻转法将针左右来回捻动,反复多次。辅助手法(1)弹柄法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以加强针感,助气运行。(2)刮柄法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刮动针柄;或用食、中指抵住针尾,以拇指指甲刮动针柄,加强针感。(3)震颤法以拇、食、中三指夹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作,使针体产生轻微震颤,以催使得气、增强针感。补法—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针刺手法。泻法—能疏泄病邪,使某些亢进的机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手法。(中风:屈肌挛缩)留针—将针刺入腧穴并行针后,将针留在穴内。目的:加强针感,使针感持续一段时间。时间:15~30min。对慢性、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可适当增加留针时间。在留针过程中可间歇行针以增强疗效。出针—出针时,一般左手持消毒棉球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上,右手持针柄,轻轻捻转,慢慢提至皮下而退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出针后医生最后要核对针数,防止漏拔。五、腧穴的定位法19、内关18、合谷——面口合谷收28、三阴交——妇女的护佑穴二、灸法及护理二、灸法及护理二、灸法及护理艾条灸—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平铺在细草纸上将其卷成圆柱形艾卷(条),点燃后在人体腧穴部位熏烤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适用于多种慢性虚寒性疾病以及感受风寒湿邪为主的病证,如胃脘痛、泄泻、哮喘、风寒湿痹、疮疡久溃不敛、月经不调等。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小口瓶、火柴、棉签、镊子、弯盘、消毒纱布、浴巾。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2.患者体质及艾条施灸处的皮肤情况。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4.心理状况。艾条灸20、曲池——降血压、治皮肤病9、气海2、迎香——让鼻炎不再发作11、中脘(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护理及注意事项:1、施灸部位应按照先上后下的次序进行,即头顶、胸背、腰部、四肢。2、施灸中要随时询问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灼热感,以便及时调整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防止灼伤皮肤。3、施炙完毕应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避免余灰烫伤患者皮肤或烧毁衣被床单。4、施灸后局部皮肤呈微红灼热属正常。若出现小水泡无须特殊处理,待自然吸收;若水泡较大,应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并覆盖消毒纱布,防止感染。5、凡实证、热证、阴虚发热者以及面部五官、大血管、孕妇腰骶等部位不宜艾条灸。6、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7、施灸过程中病人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症状,要立即停止施灸,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8、初次使用灸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增加剂量。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医学针灸法和医疗护理专题课件

文档大小:56.2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