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省历史初二上学期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D.义和团运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选项A,虎门销烟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收缴鸦片当众销毁的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但并非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故选项A错误。选项B,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但并非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武装反抗英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故选项C正确。选项D,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也被称为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庚子拳乱等,但并非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故选项D错误。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选项A,《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故选项A正确。选项B,《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不列颠(英)帝国、法国、俄罗斯帝国(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选项B错误。选项C,《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选项C错误。选项D,《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选项D错误。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D.中华革命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选项A,兴中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由孙中山领导,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但并非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项A错误。选项B,同盟会,全称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革命政党,成立于1905年8月20日,故选项B正确。选项C,国民党,一般指中国国民党,由孙中山先生创立,其前身是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但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项C错误。选项D,中华革命党是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组织,是国民党的前身,但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故选项D错误。4、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广东的近代史密切相关,并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A.詹天佑B.孙中山C.康有为D.梁启超答案:A解析:詹天佑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他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他与广东的近代史密切相关,因为他曾在广州的博济医院学习,并受到西方科技文化的熏陶。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与铁路建设无直接关联;康有为和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主要人物,虽然他们也对中国的近代化有贡献,但与“中国铁路之父”的称号不符。5、在广东省历史初二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哪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