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8彩色的梦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智慧和童心。诗歌语言优美、节奏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丰富的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彰显出语言的表现力,贴近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歌,我们能感受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的童心。学情分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二年级学生对于诗歌有异常浓厚的兴趣,能借助自己的想象力融入课文学习之中。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盒、聊、坪”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森”等9个生字,能够借助偏旁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彩色铅笔所能创造出的奇妙感觉,体会对美好大自然以及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识写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教学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教学准备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用彩色铅笔画的作品。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总课时数课时目标:1.认识“盒、聊、坪”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森、拉”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3.感知诗歌内容,初步了解“彩色的梦”的意义。教学过程初备案复备案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1.孩子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妙的绘画世界,去领略一个小画家关于绘画世界的梦想。2.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感知大意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同桌检查诗歌朗读,注意及时标出朗读错误并予以提醒、纠正。3.引导学生再次认真朗读诗歌,边读边想一想自己都从诗歌中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第1小节,指导学生再次朗读,并说说“彩色的梦”的样子(长、圆、硬),同时看看他们平时都做些什么(在铅笔盒里聊天、在白纸上跳蹦),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跳蹦”指的是“绘画”。4.学生交流对诗歌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进行归纳(诗歌主要写了“我”用彩色铅笔画出了色彩鲜艳、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朗读交流法,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汇报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有效进行随文识字,强化了对生字的朗读认知,同时,还能够从不同角度感知诗歌内容,为下节课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奠定了基础。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生字情况再次进行朗读规范指导,重点指导将几个后鼻音生字的发音发到位。2.出示课后田字格内本节课需要书写的生字“彩、梦、森、拉”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抓住生字的结构、笔画等特点进行交流。3.教师范写指导。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及时进行书写反馈,并予以个别书写指导。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总课时数课时目标:1.会写“结、苹、般、精、灵”5个生字,借助偏旁或联系语境理解词义。2.流利、有感情地朗凑课文。3.借助诗歌想象画面的美好,唤醒对大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初备案复备案一、复习回顾,引入学习指名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进行生字朗读纠正。二、探究学习,感悟诗情1.质疑引人:这些彩色的铅笔到底都滑过了哪些地方呢?孩子们,读一读诗歌的第2小节,找出彩色铅笔滑过的地方。(1)学生自主读画词语,同时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2)质疑思考:诗歌最后一句“蓝得透明”为什么要用三个破折号隔开2.过渡:孩子们,让我们随着彩色铅笔的脚尖再向前滑动,看,你们叉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1)引导学生再读第3小节,并想一想自己是否喜欢这幅画面。(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自己对画面的喜爱之情。3.延伸:如果让你用彩色的铅笔绘画,你最想域出怎样的画面(可爱的动物、美丽的大自然……)?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整首诗歌,注意读出作者美好的心愿以及对“彩色的梦”的喜爱。三、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剩下的5个生字“结、苹、般、精、灵”,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对它们的书写认知。2.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时反馈书写情况并进行重点强调。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8.彩色的梦草绿、花红、天蓝(色彩鲜艳)彩色铅笔(大森林的精灵)雪松、小鸟、小屋、太阳(和谐美好)课后反思:课题9枫树上的喜鹊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与一般的、有一个完整故事情节的童话不同,它是自由诗、散文诗与童话的结合,具有特殊的艺术美感。课文情节简单,语调活泼,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接受能力。这篇童话把一个带着童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围事物的孩童展现在我们面前,告诉我们童话就在我们身边,人人都可以创造童话。学情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学生会很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