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原》教案《草原》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草原》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4个学生字词,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学生字组成的词语。3、练习读好长句子。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4个学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厂”(偏厂旁)2、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资源课文插图、与课文相关的诗歌、等。预习设计1、读准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搜集与草原有关的诗歌、。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导入1、学学生读准“草原”,识记“原”,认识“厂”(偏厂旁)学学生说说自己对“草原”的认识2、学学生齐读课题。二、朗读课文1、学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2、学学生认读学生字词,哪个不易读正确的多读几遍。(1)自己读读词语,哪些学生字的字音值得注意?(2)正音:民、新、处。(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把学生字词带入到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5)读长句子。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老师学生共议。试着读文中的长句。三、学习学生字1、小组内自学学生字,说说你认识哪几个学生字,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老师请教。。2、认识“偏厂旁”3、分别给这几个字组词。4、学学生描红、临写。板块一1、小朋友,这几天我们跟着春姑娘欣赏了花儿盛开的梅花山,认识了顽强学生长的春笋,了解了不同状态的雨点,还看了美丽的小池塘。今天,老老师带大家去一个新的地方。板书:草原引导学学生说说对草原的认识。2、出示挂图教老师补充介绍草原:大草原在我国的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边疆地区放牧的地方,那里风光非常优美,特别是在春天的早晨。板书完整:草原的.早晨板块二1、教老师范读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出示学生字检查自学效果。鞭声打破黎明宁静铺满新绿无边牧民跨上骏马远处飘动回荡圈门4、再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5、检查自学效果6、出示:“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1)谁能来读读这个句子?你是怎样停顿的?(2)指导读句子7、文中还有长句,用老老师的方法来读读。8、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老师学生共议。板块三1、出示学生字:原、打、宁、羊。2、交流讨论。原:“厂”偏厂旁半包围结构里边不是“泉”。打:左窄右宽。宁:上下结构。3、教老师范写作业设计读熟课文。完成《习字册》上的学生字。搜集一些关于草原的诗歌。《草原》教案2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二、学习准备搜集草原风景的图片、资料。三、学时安排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勒、骏、限、鞭、驰、蹄、茶、貌、杯、跤”和“迂、襟、涩、涯”的读音);3、理清课文的线索(练习列小标题):(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或:初见草原—迎客—相见—待客—话别;初见草原——进入草原——蒙古包外——蒙古包里——联欢话别;……)4、反复默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如:(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说一说为什么作者想高歌一曲?结合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类似的感受——草原上空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格外开阔,空气清鲜,使人感到特别愉快,所以想无拘无束地放声歌唱。(可能唱什么歌?)(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草原绿得无边无际,由于天气晴朗,远处也是那么一派清清楚楚的青绿色。(为什么说“并不茫茫”?——在作者心中一直以为是“天苍苍,野茫茫……”)(3)“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大花,指的是白色的羊群。(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观看一幅中国画,明白“渲染”就是用颜色涂抹,“勾勒”是用线条勾边儿。“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缓得没有明显的界限。“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欲”,是“将要”的意思。流到哪里去呢?“轻轻流入云际”。这里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与天相接,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了天边。(与“万古长青”、“一碧千里”区别。)(5)“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