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按化学成分分类当钢材组分元素中含量仅次于铁元素的成分为碳时,则称为碳素钢;当钢材组分元素中含量仅次于铁元素的成分为其他合金元素时,则称为合金钢。(1)碳素钢——根据含碳量多少,碳素钢可分为:①低碳钢:含碳量0.25%以下。②中碳钢:含碳量0.25%~0.6%。③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2)合金钢——根据合金元素的含量分: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在5%~10%之间;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根据脱氧程度的不同,浇铸的钢锭可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三种:沸腾钢:是脱氧不完全的钢。沸腾钢中碳和有害杂质磷、硫等的偏析严重,再加上钢的致密程度较差,使它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性较差,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的降低更为显著。但成本较低。镇静钢:是脱氧完全的钢。是质量较好的钢种,但成本较高。半镇静钢:其脱氧程度和材质介于上述两种钢之间。3.按质量(杂质含量)分类7.2建筑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低碳钢拉伸的应力-应变曲线六个阶段:(1)、比例弹性阶段(2)、非比例弹性阶段(3)、弹塑性阶段(4)、塑性阶段或屈服阶段(5)、应变强化阶段(6)、颈缩破坏阶段屈服强度屈强比2.塑性(2)断面收缩率(Ψ)式中A0——试件原始截面积;A1——试件拉断后颈缩处的截面积。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示钢材断裂前经受塑性变形的能力。伸长率越大或断面收缩率越高,说明钢材塑性越大。3.冲击韧性4.硬度硬度值往往与其他性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钢材的HB值与抗拉强度之间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于碳素钢:当HB<175时,=0.36HB;当HB>175时,=0.35HB。根据这些关系,我们可以在钢结构的原位上测出钢材的HB值,并估算出该钢材的,而不破坏钢结构本身。7.2.2工艺性能:2.焊接性能7.3建筑钢材的的晶体组织和化学成分7.3.1钢的组织及其对钢性能的影响钢是铁碳合金晶体。晶体结构中各个原子是以金属键相结合的,这是钢材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塑性的基础。原子在晶粒中排列的规律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晶格,如体心立方晶格是原子排列在一个正六面体的中心和各个顶点而构成的空间格子;面心立方体晶格是原子排列在一个正六面体的各个顶点和六个面的中心而构成的空间格子。铁和碳两种元素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这种形态称为晶体组织。纯铁的同素异构晶体转变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7.3.1.1钢的基本晶体组织碳素钢冶炼时在钢水冷却过程中,其Fe和C有以下三种结合形式:固溶体——铁(Fe)中固溶着微量的碳(C);化合物——铁和碳结合成化合物Fe3C;机械混合物——固溶体和化合物的混合物。以上三种形式的Fe—C合金,于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聚合体,称为钢的组织,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它们的微观形貌图像,故也称显微组织。7.3.1.1钢的基本组织的种类及对钢性能的影响:(1)铁素体钢材中的铁素体为C在α一Fe中的固溶体,由于α一Fe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间空隙小,溶碳能力较差,故铁素体含C量很少(小于0.02%),由此决定其塑性、韧性很好,但强度、硬度很低。(2)奥氏体奥氏体为C在γ一Fe中的固溶体,溶碳能力较强,高温时含碳量可达2.06%,低温时下降至0.8%。其强度、硬度不高,但塑性好,在高温下易于轧制成型。(3)渗碳体渗碳体为铁和碳的化合物Fe3C,其含C量高(达6.67%),晶体结构复杂,塑性差,性硬脆,抗拉强度低。(4)珠光体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含C量较低(0.8%),层状结构,塑性较好,强度和硬度较高。7.3.2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4)硫:硫是很有害元素。呈非金属硫化物夹杂物存在于钢中,具有强烈的偏析作用,降低各种机械性能。硫化物造成的低熔点使钢在焊接时易于产生热裂纹,显著降低可焊性。(5)磷:为有害元素,含量提高,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显著下降,特别是温度愈低,对韧性和塑性的影响愈大,磷在钢中的偏析作用强烈,使钢材冷脆性增大,并显著降低钢材的可焊性。磷可提高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6)氧:为有害元素。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夹杂物内,可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特别是韧性,氧有促进时效倾向的作用,氧化物造成的低熔点亦使钢的可焊形变差。(7)氮:氮对钢材性质的影响与碳、磷相似,使钢材的强度提高,塑性特别是韧性显著下降。氮可加剧钢材的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降低可焊性。7.4钢材的冷加工强化与热处理7.4.1冷加工(2)、时效处理7.4.2热处理(2)回火。将淬火后的钢材重新加热到723℃以下某一温度范围,保温一定时间后再缓慢地或较快地冷却至室温,这一过程称为回火处理。回火可消除钢材淬火时产生的内应力,使其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