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1页XX省植物资源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调研报告姓名:邓娟年级:11级班级:林学1班学号:1109030005指导老师:安明态目录1.贵州的气候32.贵州植物资源的基本特点32.1植物种类丰富32.2植物区系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的成分占明显优势32.3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多样33.贵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33.1保护现状33.2利用现状44.贵州优先保护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44.1银杏44.2珙桐44.3黔纹母树54.4贵州苏铁54.5小黄花茶54.6贵州八角莲54.7全秃海桐54.8黄枝油杉54.9桫椤64.10红花木莲65.贵州优先开发利用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65.1猕猴桃65.2荠菜65.3马尾松65.4贵州山核桃75.5蓝莓75.6顶坛花椒75.7辣椒75.8杜鹃75.9杜仲85.10刺梨86.总结81.贵州的气候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2.贵州植物资源的基本特点2.1植物种类丰富根据最近资料统计,裸子植物中,我国产的各科,贵州都有分布。被子植物的科,属,种及变种,在全国所占比例较多,与国内各省区相比,仅次于云南、四川。在丰富的植物种类中,蕴藏了众多的经济植物,为开发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2.2植物区系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的成分占明显优势我省既有泛热带分布式的禾木科、豆科、大戟科、茜草科等,还有热带亚洲分布式的爵床科、天南星科、苦首苔科、榨科。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其它分布式,如旧世界热带分布式,也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为我省开发亚热带植物资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3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多样贵州地处中亚热带,受自然地理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制约,贵州的地带性植被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植被有明显的渡性特征,既有湿润性的常绿林,又有半湿润性的常绿林,还有大面积的次生性落叶阔叶林光皮桦、响叶杨。复杂多样的植被,为我省开发和利用多种植物资源提供了可能。3.贵州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3.1保护现状为了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做到合理的利用和保护,我省做出的具体措施如下①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是木材资源的重要来源,采伐较多,使我省很多地方成为缺材地区,为此我省把国家森林法落实到各市县,依法办事,既保护了森林资源,还保护了许许多多的植物资源。②建立自然保护区,为各类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和以黔金丝猴、琪桐等为主的珍贵动植物。③合理利用植物资源。例如本来只为用材而砍伐森林,现要利用其枝娅加工成小型玩具、家用器材等,我省已渐渐地对多种不同性质的产物加以利用,克服产品单一的经营管理状态。3.2利用现状贵州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在利用植物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下是我省对植物资源的利用情况①对高维果品资源的利用。贵州植物资源中,刺梨、猕猴桃维生素含量最高,现其利用正处于初期的试验阶段,有待更产业化的开发无籽刺梨、大果刺梨、大果称猴桃等优良品种。②对重要中草药资源的利用。如天麻、杜仲、黄连、吴英及黄草等中草药利用较多,对天冬、获荃、党参、首乌、白岌、桔梗、茵仁、黄柏、爬岩姜等重要中草药的利用少些。③对观赏植物与盆景植物资源的利用。贵州出产的一些珍稀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如洪桐、秃杉、鹅掌揪等,其他观赏植物如杜鹃、普薇、山茶等被制成盆景供观赏。4.贵州优先保护的10种经济植物资源4.1银杏银杏有祛疾止咳、抗涝抑虫、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抑菌杀菌等医疗作用;有除皱、保护脂质免受自由基伤害的美白作用;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等生态价值,属濒危植物,可作为优先保护的植物。主要分布在盘县、道真、正安、务川等地,在XX县区有就地保护的保护途径。4.2珙桐珙桐为我国独有的珍惜名贵观赏植物,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其材质沉重,是建筑的上等用材,也是制作细木雕刻、名贵家具的优质木材,属濒危植物,可作为优先保护植物。梵净山、松桃、道真、绥阳、毕节、纳雍等地都有分布,主要以设立保护区为保护途径。4.3黔纹母树其抗性强、防尘及隔音效果好,是城市及工XX县区绿化及观赏树种。植于路旁、庭前草坪上及大树下都很合适。成丛、成片栽植作为分隔空间或作为其它花木之背景效果亦佳,属稀有植物,为贵州特有,因此列为贵州优先保护,分布在贵州大部份地区,保护途径为设立保护区。4.4贵州苏铁贵州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