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历史下册试卷分析试卷分析是七年级历史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考试成绩的好坏,试题质量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依靠试卷分析解决。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历史下册试卷分析范文一2013-2014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于2014年4月16-18日进行,本次历史试卷满分为100分,共五大题型:选择20题、组合列举1题、辨析改错2题、材料解析2题、活动与探究1题。从题型来看,安排比较合理,与中考题型吻合。从题量来看,个人觉得可以适当增加,毕竟,这是100分值的试卷。中考70分值的试卷组合列举题都是2-3题,10分,而这张试卷的组合列举只有1题4分。从题目的呈现方式来看,汇集实物图片、图表、历史地图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如选择第8题:地动仪模型图、曲辕犁、筒车、罗盘针,第9题人面鱼纹盆、骆驼载乐俑,第20题辽西夏北宋并立示意图,第25题《唐初边疆少数民族分布图》等。从试卷难易度来看,难度适中,基础题比例较大,适合期中检测。如组合列举题考查赵州桥、《金刚经》、孙思邈、火药。如三省六部制的三省,李白的代表作等。从具体的考点来看,知识点分布较广,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如活动与探究题的最后一问:“你认为评价一个历史认为的标志或方法是什么?”材料解析题24题的最后一问:“你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吗?为什么?”从考生成绩来看,差异很大。年级最高分99分,不及格的大有人在,二三十分也不少。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存在很大区别,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个体,因势利导,加强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总之,纵观这张试卷试卷,优点很多,但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的。如材料陈旧,与现实联系太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但结合教材内容来看,有很多知识点可以联系现实,如“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知识点。由于整张试卷缺少与现实的联系,从而使得我们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难以体现。其次是个别题目答案范围过广,没有考查的价值。如“李白的代表作”2分。结合试卷和学生成绩,对后期教学的建议如下:一是,强化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减少因错别字丢分的现象。二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答题能力。七年级历史下册试卷分析范文二一、命题思路:随着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我们的初中历史考试正朝着理性的深度发展,真正实现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轨。正是在这种崭新的理念指导下,这份中试卷既注重基本的历史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又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重点突出了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检测。二、对试题的客观认识试题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双重功能的和谐统一。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题型与知识结构合理,试题容量合适。从试卷上可以看出:有这两种题型,即:客观题和主观题。题型的优化,既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又检测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题型分配恰到好处,选择题占了试题的50%,便于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材料分析题占了50%,又便于具体掌握学生的历史学科素质。因而,题型的配置真正体现了既重知识又重能力的双重功能。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历史试卷中的材料分析题,这种题型侧重学生分析、综合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必备的基本历史素质的提高,同时又能真正体现“学史明智”的史学功能。(2)从试题的知识难易结构上看,处理得很合理,是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这既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3)试题的容量比较合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完全可以完成。难度不大,对于刚刚系统地接触历史这门功课的初一学生来说,能让他们从答题中树立起自己学习历史的自信心。2、试卷重点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从考试目标分布上看,考查识记内容约60%,分析、综合运用内容约40%,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突出了学科重点知识的考查。同时,试题注意挖掘题型考查能力的功能,加强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①在选择题中加强了阅读理解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保留了组合选择题和否定选择题等题型,加强了比较等能力的考查;②在识图题中加强了对概括、比较、识图等能力的考查;③在材料解析题中加强了对联系材料和相关知识获取信息、理解题意、归纳概括历史知识、分析比较和知识迁移等能力的考查;3、试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较强的导向作用。①试题编制严谨,出题目的设计科学明了,通俗易懂,突出了历史学科特色。材料分析题设计切口小,利于考生多角度、多层次递进式的启迪思维、深入分析、得出结论,因而具有较强的科学性。②试题严格遵循课标和考标,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全卷无一题超“标”,这既便于师生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掌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