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保局工作总结范文(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环保局工作总结范文(一)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局以建设生态强区为目标,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契机,以"双基"建设为抓手,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进污染减排、保护饮用水源地、加强生态文明创建以及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等系列工作,有效保证了辖区环境安全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年日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优标准,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没有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为全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现将___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一)"__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一步推进。为保护和改善辖区环境质量,规范畜禽养殖业、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石材加工行业及餐饮业的环境监管,我局从___年___月开始,相继对畜禽养殖业、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石材加工行业及餐饮业开展环保执法专项整治工作。以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辖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辖区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已出动人员___人次,车辆___辆次对___家畜禽养殖企业、餐饮企业___家,以及___个乡镇农村饮用水源地和石材加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近期将召开"四项"专项整治工作转段大会进行部署整顿。(二)永庄饮用水源和农村典型式集中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万无一失。一是积极协调各部门对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环境卫生、畜禽养殖、违法建筑、捕捞、非法采沙等进行整治,通过省、市、区各级人大的调研,配合推动对永庄水源保护的立法。此外,我局还积极呼吁,主动沟通,积极争取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经费。二是加强对永庄饮用水源保护区、各镇农村典型式饮用水源区巡查工作力度,对保护区内的排污企业进行监管,对环境影响饮用水源安全问题进行整治,确保水质达标。今年来共查处建筑垃圾污染二级保护区案件___宗,清理垃圾约___多吨,出动人员___人次、车辆___台次。(三)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继续深化。以第___个"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围绕今年世界主题"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及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___月___日当天在辖区各镇(街)开展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宣传和咨询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___多份,设置宣传栏___块、悬挂宣传横幅___多条、接受群众咨询近___人次,现场答疑___余件。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低碳减排、绿色消费"中来,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进一步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四)项目审批服务有序抓好。根据强区扩权下放权限的项目,按照市主管__关于对环保审批项目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处理审批件时做到严格把关,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审批质量,较好完成环保项目审批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环保项目___件,其中环保审批___件,环保验收项目___个,排污证审批项目___件。我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受、处理环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审批工作,得到了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五)人民群众环境利益得到切实维护。一是我局强化对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积极主动配合市环监局做好环保执法等工作,有效地确保辖区范围内没有出现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向广大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我局共参与市环境监察局执法行动___人次,参与现场调查取证___人次。二是认真落实环境信访工作制度,积极推行环境信访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截止目前,共办理或配合市主管局和区政府转办件___件,12345投诉___件、市人大建议案___件、______件、区___提案___件、网络问政___起,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结案率和回访率均达___%,有效地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开展"绿色护考"执法活动。采取定期与突击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区噪声敏感点进行全面检查与夜间巡查,出动执法人员___人(次),出动执法车辆___车次,检查企业___家,重点检查营业性娱乐场所、五金加工店、汽车修理店等噪声敏感点,为我高考考生营造了一个良好、舒适的考试环境。(六)开展城市管理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根据人民政府印发的《城管管理年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秀府办___号)的要求,开展永庄水库保护区、汇水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___年___月___日政府___城管、环保、永兴镇政府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出动___多人,对永庄水库上游汇水区的___㎡的违建进行了强制拆除,拉开了生态环保综合政治工作中对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的序幕。(七)城乡生态创建工作有效推进。积极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制定年度生态示范区创建计划,督促指导石山镇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目前石山镇创建申报材料已申报并经省、市验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