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小学教育 / 文档详情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doc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丹桂镇岩湾中学张禄英摘要:数学问题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现行数学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教师就应立足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引导学生走近生活,从生活中感悟数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生活中体验数学,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生活经验1引言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当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数学知识高度抽象和逻辑严密的特点使得理解抽象问题的异常艰难,2数学知识生活化2.1找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这样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在孩子的眼中,数学是一些符号与文字的结合,是抽象的、枯燥的。而生活却是丰富多采、充满情趣的,是学生天天经历的。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旧知出发,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知识的内容引入课堂,并与课堂所教知识相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对小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我根据小学生爱听童话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童话故事。先在黑板上出示26、83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接着叙述童话故事情节:由于2683比26、83大,经常欺负26、83,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看了很生气,决定要治这个2683。于是趁着2683不注意时,“小数点”(用红色的小圆片)就悄悄地从3的右下角跑到2的右下角住下(师演示红色的小圆片从3的右下角移到2的右下角)。这个数(指着2.683)还能神气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我因势利导引入新课。可见,小数点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大小发生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与这个数大小变化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这样把新知识融入于童话形式中,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由于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第一册教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可爱的校园"情境图中,除了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实物外,教师还应把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生活中10以内的数,使小朋友初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再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可创设学生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学生担当售货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而低年级的小朋友可以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法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如星期天和妈妈上街买了哪些东西,共用了多少钱,你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大约要多长时间等等,也许,交上来的日记还都比较幼稚,语句不太通顺,但他们确实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数学活动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如要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必须要量出学校的建筑物和操场的实际长和宽,按一定的比例才能画出来,再如通过填空一个鸡蛋大约()克、你的体重大约()千克、学校教学大楼大约高()米……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2.2学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材中设计的许多案例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应尽量根据实际情况,模拟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活环境,设计一些生活场景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随后,再通过起名子,比较长的比较像的图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一节新的图形认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