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哲学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大全9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哲学论文发表在哪些期刊篇一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一)文化自觉概念的基本特征。1.文化自觉概念的内涵。在逻辑学上所谓外延就是指概念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亦即概念的适用范围。上面本文已经对“文化自觉”的内涵作了界定,因此“文化自觉”概念的外延应与其内涵相一致包括一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实践活动。费老先生用一句话将“文化自觉”的内涵归纳为16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16字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然后去尊重传统文化,继而自觉的去传承传统文化。第二,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开发,明确其发展方向。第三,推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上就是“文化自觉”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2.文化自觉概念的本质属性。费老先生的16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概念内涵最精准的概括。文化自觉中“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美感。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文化,看到自己的优点。“美人之美”是在欣赏自己文化的同时,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美美与共”是指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借鉴,最后相互融合,和平共处,达到“天下大同”的终极目标。可以看出“文化自觉”是充分认知本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且与外来文化交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丰富本国文化的内涵,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这是“文化自觉”的小目标,不管对本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是与外来文化的融合,终极目标是实现文化的和谐发展,实现“天下大同”这一伟大理想,这一理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相契合的。2.文化自觉概念的发展。中国近代较完整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始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甲午战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得社会矛盾加深,同时也唤起了民族觉醒。亲身经历这次事件的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役始也。”民族觉醒是文化自觉的重要表现,甲午海战这次民族危机激发了民族觉醒,让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国内和世界形势,导致了“公车上书”的出现,这是文化自觉的起点。“公车上书”是知识分子们对祖国前途理性思考之后采取的重要举措,这些知识分子正是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之下,直接或间接的改变了人生观和世界观,开眼看世界,使得他们成长为文化自觉的主力。从甲午海战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走在时代前列,主张“变法”,向西方学习。他们一方面从文化上论述政治变革的必要性,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另一方面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平等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意义。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实际行动自觉承担时代使命。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则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孙中山则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弊端提出批评。他们对于中国文化近代化过程中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辩证思考,是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活动阵地,陈独秀、李大钊和鲁迅等知识分子结成新文化阵营,主动承担起唤醒国民意识的使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国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国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促进了人的解放。通过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国民意识得到极大的解放和觉醒,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二、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1.文化的基本特征。要想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必须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有深入的了解,要想了解文化的本质属性必须要先知道文化的基本特征,首先要讨论的是文化三个基本特性:第一,超自然性和超个体性。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概念。从文化的内涵中就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是与人类世界相关联的,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的产物,具有属人性和社会性,它不属于自然界的范畴,所以文化具有超自然性。同时文化是人化的产物,它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的成果,而是整个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成果,文化是相当于人这个类来说的,不是相对于其中的单个人而言。文化以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品质附加在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中,一代代被继承和发展。每一个个体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习和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习得这种习惯,这就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和发展,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