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要点分析解读﹝中国现代史﹞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开国大典(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和平解放西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951年9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3、抗美援朝(1)原因: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的安全。(2)主要战役:上甘岭战役。(3)主要人物:黄继光、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4)抗美援朝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的概括。(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4、土地改革(1)经过: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2)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在经济、政治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第二部分: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出现了像“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严重错误。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一个五年计划(1)原因: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时间:1953—1957年底。(4)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成就:建成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3)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3、三大改造(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各种生产合作社。并且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3)建设成就: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取得显著成就。大庆油田建成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4)先进人物: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等。第三部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国内开始出现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2)内容: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