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心理学学习是人一生的事业,也是最重要的事业。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是学习。庞维国说顿悟其实就是学习,那我们学习的形式就不胜枚举了。在学校上课是一种学习,在路上散步有所思考也是一种学习,就连做梦有时有所顿悟也是一种学习。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生中不断的顿悟觉醒就是一种学习。虽然我现在身在学校,但并不一定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学习时间。如果每天被迫地接受知识,而这知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那这到底算不算学习。学习的动机是学习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有动机才有动力,才有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使再难也不觉得枯燥。相反,如果没有丝毫兴趣,那岂止是比天书还难。但是在学校中学习,就是学习自己不在行的东西,就是会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如何克服这种畏难情绪应该是学习中首先要解决的吧,在不喜欢的领域找自己稍微感兴趣的方面,并放大这部分的光彩掩盖其他部分,这是我的常用方法。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中不可避免的,但不幸的是我这的在这方面不在行。但阅读在考试中占的比重太大了,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大量的阅读训练中,当然这些练习都是硬着头皮做下来的,我发现阅读也是有差别的,最大的差别就是内容上的。我最喜欢的阅读就是有关亲情、友情的小故事,及小科幻的故事,而对于政治类及科技类的提不起兴趣,所以阅读也因选题的差别而有着天壤之别。可总算我也找到了阅读中的感兴趣的部分,所以每次做阅读都尽量把文章向自己喜欢的那一类靠近,尽管它真的可能不是。只有不断地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才能在枯燥的学习中找到一丝乐趣并且在擅长的领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现实就是这样,有你喜欢的,就有你不喜欢的。即使有多不喜欢,也要试着寻找,寻找让自己学习下去的动力。最近看到一位大学生晒自己大学四年看过的书,有四百多本。她应该是好好利用大学的时间和图书馆资源了,这让好多周围的同学汗颜包括我。从四年看的书来看,也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大一时,看的书较杂而且以小说为主。但到大二已经看出转变的苗头了,看了很多杂文和南环瑾的书,大三、大四时基本是哲学类及鲁迅先生的杂文。这也许与他的专业有关,但很大部分还是与他的兴趣有关吧。我读书的数量远不及他,深度更是不及。虽然有些汗颜,但也不觉太心慌而急切地想随他的步伐读那些他读过的书。如果有些书能把我看睡着,这书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学习还应不从众,根据自己喜欢的去学。不从众应该包涵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的东西不能从众。但凡是知识都是有用武之地的,只要自己喜欢就去学习而不要受现世社会的影响。也许当时看不出这些知识有什么实际的用途,但在以后漫长的生活中肯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哪怕是仅仅带来一点乐趣。第二是学习的方法不能从众,根据个体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关键是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上面的提到的大学生,四年看了四百多本书,据说是平均三天一本。虽然说多读书绝对是有益无害,但这么高强度的读书我还是无能力接受的,可能是自己看书比较慢的缘故吧。有些人看书喜欢浅浅地看,能了解大体意思即可,而我无论看什么书都比较仔细。既然能有机会或者说是机缘在茫茫书海中遇到手中的这一本,我都会很仔细地看,所以三天看一本对我来说是基本没有可能的。每个人虽羡慕他看书看得多,涉猎广泛,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当然,看书绝对是自己学习的很好的途径。通过看书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消磨时间,增长知识。仍记得当年喜爱的国家地理杂志,出于对地理的喜爱我们一群人围绕着这本书。不敢说现在还记得多少东西记得几篇文章,但对地理的喜爱以及当谈及任何地理问题就激起的兴趣就是那时带来的。这就是书的魅力,总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激起一些调皮的水花。这就是学习的魅力,在你认定的世界中告诉你所不知道的事实,然后带来狂热的追求,如此反复充实生活。现在大学生将学习定义在课堂中和老课后布置的作业中。让学习充满负担。很多同学高中毕业后对大学的幻想就是再也不用学习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将学习认为是负担?大多数的学生并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我很喜欢看书,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慢慢看,慢慢欣赏。学习是在时时刻刻在进行的。就像看书,你觉得这和你的专业不同但是书籍给予你的力量是贯穿你整个人生的。也许你不喜欢看书,可以寻找其他的方式来增长知识。寓学于乐,不要将学习视为负担。活到老学到老,漫漫人生路。如此漫长的时间,让我们寻找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建立一个轻松愉悦的心理去面对知识和人生。学习不能盲目,不能刻板,又不可太随意。学习是终生的事业,不能因过去及现在就完全定义了学习的内容及它的一切。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学习还包涵着更多美妙的含义。将学习的视野打开,在你的兴趣中学习,学的轻松又学的多。何乐而不为呢?学习心理学作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罗卓艺学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