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管理专业公共管理学的产生:是公共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公共事务处理的巨大变迁。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反映、整合与超越。二、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1)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的分歧2)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的差别3)制衡性与自主性的不同4)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冲突5)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不同三、公共管理概念: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对于公共管理可以有3种理解:广义的,由于有人类社会就有公共生活及其管理,因此,最广义的公共管理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人类社会;比较狭义的,指发端于19世纪末、以行政管理学或公共行政学名称出现的公共管理;严格意义的公共管理,即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勃兴于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四、公共管理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五、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即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界定主要是由以下四种理论完成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三权分立学说、一般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1)政治—行政二分法可以追溯到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设想2)三权分立学说由法国资产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将公共领域分为政治、行政和法律三个系统3)一般管理理论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为代表4.)公共选择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布莱克被尊为“公共选择理论之父”,他于1948年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理》一文,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六、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古典时期公共理论(行政)学的理论发展(1)政治—行政二分法最早是由威尔逊在他的著名论文《行政学研究》中提出来的。(2)理性官僚制组织理论韦伯——科层官僚制韦伯把权威划分为三种:合法型权威、传统型权威和魅力型权威。(3)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2)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批评与变革时期标志着其开端的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霍桑试验”和由此引发的对人的研究。西蒙的决策理论——西蒙是决策理论派的代表。3)公共管理学研究的调整与整合时期新公共管理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知识框架,以适应当代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被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七、公共管理系统的界限有着两种功能:1)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以保持公共管理系统的独立性;2)过滤来自外部环境的投入和公共管理系统自身的产出,以维持公共管理系统的生存与运转。八、公共管理环境:是指影响公共管理系统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内部条件)。九、政治环境对公共管理系统的影响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包括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政治生活、政治形势、法律等几大方面。1)国体直接决定着公共管理系统的基本性质。2)政体规定了公共管理系统的具体形式和地位。3)政党制度影响着公共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程度。4)政治生活的民主、平等程度制约着公共管理系统决策与执行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5)政治形势的稳定程度影响着公共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6)法律制度规定并保障着公共管理系统在整个国家机构系统中的地位。十、改善我国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论述)1)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公共管理系统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2)自觉地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公共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3)自觉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发挥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作用,保证其社会主义方向。4)大力推动法治建设。十一、公共管理目标: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及其成员投入特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十二、公共管理目标的特征:1.强制性2.服务性3.和谐性4.复杂性5.动态性十三、公共管理目标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整合作用4.管理工具作用十四、公共管理目标的结构:1.纵向目标2.横向目标3.外部目标4.内部目标5.战略目标6.战术目标十五、公共管理目标的类型1.消极目标2.积极目标3.经济目标4.文化目标5.社会目标十六、公共组织的内部目标:主要包括管理资源、绩效管理、机关管理和组织发展。十七、绩效管理:源自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绩效管理的引入,体现了公共组织对责任和结果的重视,有利于提升组织效能的合法性。与私人组织不同的是,公共组织不仅追求效率、效能和效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