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现场急救仙山疗养院医院邵明星急救,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是一门古老但同时又是年轻的学科。因为原始人在与猛兽搏斗中,会出现各种伤害;在寻找食物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中毒,这些,都需要急救。近年来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寿命的增长,疾病谱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扶摇直上,需要及时急救。现代社会各种意外伤害诸如交通事故、飞机航空意外以及地震、洪水等天灾人祸,都需要急救。交通事故触电溺水中毒中暑烫伤咬伤坠落刺伤现场挽救这些人的生命所需要的仅仅是一双手!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心脏病急症及其他危重急症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医院外的环境下,有一系列的抢救步骤,其中任何一步被延误或梗阻,抢救就不能成功,生命可能因此丧失。全民急救知识急需普及市民应具备急救知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公众的急救培训,并立法规定煤矿、天然气等高危岗位职工必须考核急救技能。怎样减少或避免创伤;遭遇创伤后怎样救治;怎样减少危险和遗患;多一份医学知识就多一份安全;什么是决定生死的“黄金时间”?现场急救是指当危重急症以及意外伤害发生,短时间内对伤病者生命造成严重危害,抢救者利用现场所提供的人力,物力为伤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初步救助措施。急救五项技术: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这些现场急救技术的特点是:基本上徒手进行,很少依赖器械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掌握;效果强调确实可靠,要求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现场救护的目的一抢救、延长伤病人生命二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三保护伤口四固定骨折五防止并发症六快速转运创伤急救的原则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1、首先考虑挽救生命2、积极救治,不放弃任何救治可能3、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或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4、操作轻柔、细致准确、避免增加创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和呼救并重事故现场急救避免惊慌失措控制慌乱局面,清点伤员,行必要的分组标记伤情评估急救措施的实施联系医院,分送病员(转运)紧急呼救现场救护的基本理念要救命,靠自己救能活,坐等毙要救人,先保己情况危,要放弃先救命,后治伤施救护,分缓急紧急止血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止血的方法有:指压动脉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三加压包扎止血法用于各种伤口可靠最常用包扎范围较伤口大四填塞止血法颈部和臀部大而深伤口先填塞再包扎五止血带止血法只用于四肢其它方法无法应用时有橡皮止血带气性止血带布制止血带三种包扎原则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损伤固定固定主要目的是防止骨折端移位导致二次受伤,同时可缓解疼痛。现场可以就地取材,固定范围必须包括骨折邻近的关节。如用塑料薄板、块,木条竹片,乃至手杖、雨伞等。如现场无上述材料,可以用伤者自身进行固定,上肢骨折,可将伤肘与躯干固定,下肢骨折,可将伤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固定。转运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及时正确的转运可挽救伤者生命,不正确的转运可导致前功尽弃。昏迷伤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伤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对于有脊柱伤或怀疑有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对于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部。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搬运方法1、一位救护员搬运:(1)适宜清醒伤病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病者。救护者站在身旁,将其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颈部,用手抓住伤病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背后,搀扶行走。(2)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救护者背朝向伤病者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抓住伤病者的大腿,慢慢站起来。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3)爬行法:适用清醒或昏迷伤者。在狭窄空间或浓烟的环境下。(4)抱持法:适于年幼伤病者,体轻者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救护者蹲在伤病者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的背后,然后将其轻轻抱起伤病者。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两位救护员(1)轿杠式:适用清醒伤病者。用一臂或双臂抓紧救护员的伤病者,两名救护者面对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腕,然后,蹲下让伤病者将两上肢分别放到两名救护者的颈后,再坐到相互握紧的手上。两名救护者同时站起,行走时同时迈出外侧的腿,保持步调一致。(2)双人拉车式:适于意识不清的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