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高考历史必背重要知识点2019高考历史必背重要知识点一、古代中国政治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构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表达为分封制。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亲密结合起来。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达确实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表达确实是宗法制。6.“皇帝”名号确实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力和地位。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9.秦代的地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习惯,也建立了一整套地点各级官僚体系。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能够直达百姓。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明显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截了当委派官吏统治地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能够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12.由秦代开场构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完全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根底。13.三省六部的运转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rarr;门下省(封驳审议)rarr;尚书省(负责执行)rarr;六部(详细施行)。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好的相权被分割,防止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场面。16.科举制把读书、与作官严密联络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养。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减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减弱地点权力,把地点权力收归中央。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截了当目的是处理地点割据咨询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作用: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别离,有利于皇帝操纵军权。22.宋初削实权:减弱或剥夺地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视地点官。23.宋初制钱谷:地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点割据权力的物质根底,维护了统一与安定。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场面;根本处理了中央与地点的矛盾。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参谋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的趋势是相权逐步被减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2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rarr;三省六部制(隋唐)rarr;二府三司制(宋朝)rarr;中书一省制(元朝)rarr;废丞相、设内阁(明朝)rarr;增设军机处(清朝)。28.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2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开展的重要标志。二、古代中国农业30.春秋战国时期,开场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行。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31.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不断为后世沿用。3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构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行提高了社会消费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33.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消费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根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4.在封建社会的构成和开展时期,小农经济习惯了消费力开展,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开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35.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截了当运营,进展集中的大作坊消费,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消费不计本钱,产品大多精巧。36.东汉:烧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