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陀螺》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陀螺》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陀螺》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音乐情景,随着音乐节奏表演小陀螺。2、体验以肢体动作表演陀螺旋转的乐趣。活动准备:MP3;陀螺玩具和图片;图谱;有玩过陀螺的经验。活动过程:一、小陀螺怎么转1、教师出示小陀螺引起幼儿的兴趣。师:老师带了一个有趣的东西,看!这是什么?这是一只小陀螺。2、教师示范转陀螺。师:它是怎么转的?(引导幼儿用手指表现旋转的样子)转转转,转转转。除了往这边转还能往哪边转?3、师: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小陀螺》,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的小陀螺发生了什么事情?4、完整倾听一遍歌曲。师:小陀螺怎么了?谁游过来了?小金鱼对小陀螺说了什么?(根据歌词,出示图谱)师:这首歌曲里的小陀螺真有趣,让我们一边欣赏歌曲一边随着小陀螺摇摆起来。(A段)师:这有趣的小陀螺是怎样转的呢?5、跟随教师随B段音乐用手指表现陀螺的旋转动作。二、小陀螺转转停1、师:除了用手指来转,小陀螺还想用身体来转一转。仔细想想小陀螺是怎样转的。2、师扮演小陀螺的样子,边念B段提示语边先后向不同方向转圈。3、师:刚才我在转的时候是一直转的吗?在什么地方停了?停了几次?在停过之后再转的方向是一样的吗?4、师:现在大家都是小陀螺,一二三,变!注意了!听到转的时候转,听到停的时候停,做好相反方向转的.准备。5、幼儿跟随教师合着B段音乐表现小陀螺的旋转动作。6、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和小陀螺一起摇摆、旋转起来吧!(A段随节拍自由摇摆身体;B段正反旋转走)三、小动物陀螺转转转1、出示喜羊羊陀螺图片。师:看,老师还带来了什么陀螺?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2、根据幼儿做出的动作教师予以提炼加工示范,并和其他幼儿一起表演。3、除了变成喜羊羊陀螺还能变成什么小动物陀螺?用动作表示进行表演。四、小陀螺和金鱼1、小陀螺真有趣,小金鱼也想和小陀螺一起玩。请所有的小动物陀螺准备好!(请幼儿想好自己将要扮演什么动物陀螺)2、教师站起来演唱,唱到“小金鱼游过来向我问好”的时候,教师向幼儿走近;唱到“借他玩一玩”时,邀请小朋友们起立,在幼儿头顶转手指,提示幼儿准备转圈。(借到的小陀螺转,没借到的小陀螺做好小动物的动作原地不动)3、师:小金鱼请所有的小陀螺一起来玩。小金鱼游过来的时候,请所有的小动物陀螺一起转起来。现在大家变成各种动物陀螺,一起跟着音乐游戏。4、师幼一起表《陀螺》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4、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5、使学生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钉、旋、兵”等12个生字,会写“否、旋、况”等1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家里还有什么玩具?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师的《陀螺》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板书:陀螺)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钉、旋、兵、恨、帅、预、衅、彻、溃、誉、丑、豪”(课件出示2)“帅、彻、丑”是翘舌音,“衅”是由“血”和“半”两部分组成。2、书写指导。出示生字“否、旋、况、兵、败、仍、尤、恨、帅、预、溃、品、丑、豪”(课件出示3)指导书写,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旋、况、败、仍、恨、帅、预、溃”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否”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口”要小一些;“丑”下面的一横要长一些。四、再读课文,小组讨论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读通顺、流利。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质疑3、抽读,评议。4、感知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指导学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