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生物学 / 文档详情
微生物工程及设备复习资料.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生物工程及设备复习资料.doc

微生物工程及设备复习资料.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7名词解释原生质体融合:将遗传性状不同的两种菌(包括种间、种内及属间)融合为一个新细胞的技术。即实现遗传重组。维持系数:微生物菌株的一种特性值,对于特定的菌株、特定的基质和特定的环境因素是一个常数。种子培养基:满足菌种生长用的。营养丰富,氮源、维生素比例较高。补料分批发酵:指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促进剂:那些非细胞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发酵热: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能量(J/m3·h),由产热因素和散热因素两方面决定。全挡板条件:在一定转速下再增加罐内附件而轴功率保持不变。生理酸性盐:p99无机氮盐被菌体作为氮源利用后,培养液中就留下了酸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后形成酸性物质的无机氮源叫做生理酸性物质。生长部分关联型:微生物生长与产物合成是分开的。特点为:第一时期:菌体迅速增长,产物形成很少或无;第二时期:产物高速形成,生长可能有第二峰;碳源利用出现两高峰。临界溶氧浓度:指在好氧发酵中,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诱变育种: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在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育种方法。OTR:单位体积培养液中的氧传递速率[mol/(m3·s)]OTR=KLa(C*-CL)KL——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总传递系数(m/s)a——比表面积(m2/m3)KLa——容积传递系数(s-1)C*——与p平衡的液相氧浓度(mol/m3)CL——液相主体氧浓度(mol/m3)发酵培养基:满足大生产中大量菌体生长和繁殖以及代谢产物积累的营养物质。连续发酵:在培养过程中,一方面连续地向发酵罐中加入培养基,另一方面同时以相同的流速从发酵罐中排出含有产品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料液量维持恒定,微生物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的发酵方式。摄氧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发酵液所需要的氧量。搅拌热:搅拌器的机械搅拌的动能以摩擦放热的方式使热量散发在发酵液中。前体: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被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结合到产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而有较大的提高。这类小分子物质称为前体。生长关联型:菌体生长、碳源利用和产物形成几乎都在相同的时间出现高峰过滤除菌:采用定期灭菌的介质来阻截流过的空气所含的微生物而取得无菌空气。D1.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是()的一般特点。A.选择培养基B.保藏培养基C.种子培养基D.发酵培养基A2.()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A.生长因子B.碳源C.氮源D.微量元素A3.要求发酵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和产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是()。A.连续发酵B.分批发酵C.补料分批发酵D.半连续发酵ABDE4.微生物工程的工业生产水平由以下()要素所决定。A.生产菌种性能B.发酵工艺C.菌种筛选技术D.产物分离提取工艺E.生产设备ABCD5.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类型主要包括:()A.微生物菌体本身B.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C.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D.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E.微生物产生的色素ABC6.空气分过滤器常用过滤介质是()A.棉花B.活性炭C.(玻璃)纤维纸D.硅藻土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测定的参数有:()A.温度B.罐压C.空气流量D.pHE.菌体浓度D8.微生物在单罐连续培养时达到稳定的平衡条件是()。A.D>μB.D<μC.D=μD.D≠μBC9.在发酵过程中引起pH下降的因素有()A.碳氮比例不当,氮源过多B.碳氮比例不当,碳源过多C.生理酸性物质存在D.中间补料中氨水或尿素加入过多ABCD10.介质过滤除菌的主要原理有:()A.惯性冲击滞留作用B.拦截滞留作用C.布朗扩散作用D.重力沉降作用E.静电吸引作用D2.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称之为()。A.连续发酵B.半连续发酵C.补料分批发酵D.分批发酵CDE3.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A.碳源不足B.碳、氮比例不当C.消泡剂加得过多D.生理酸性物质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微生物工程及设备复习资料

文档大小:18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