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商隐《日日》鉴赏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山城斜路之旁,杏花开得茂盛。在艳阳映照下,飘散出阵阵芳香。杏花的特点,是花开得特别繁华,最能体现春光的烂漫,但远望时这一片繁花却微呈白色。这种色感又很容易触动春日的无名惆怅。所以这山城斜路杏花香的景物描写中所透露的,便不仅仅是对烂漫春光的陶醉,而且包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缭乱不宁的无聊赖的心绪。三、四两句由这种复杂微妙的意绪进一步引出心绪浑无事的企盼:什么时候才能使心绪摆脱眼前这种缭乱不安的状态,能够像这百尺晴丝一样呢?游丝是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作为春天富于特征的景象,它曾经被许多诗人反复描绘过,如百尺游丝争绕树(卢照邻长安古意)、落花游丝白日静(杜甫题省中壁),或点缀热烈的气氛,或渲染闲静的境界。但用作这样的比喻,却是李商隐的个人独创。钱钟书先生在谈到曲喻这一修辞手法时曾指出:我国诗人中以玉溪最为擅此,著墨无多,神韵特远。……‘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执着绪字,双关出百尺长丝也(谈艺录)。心绪,是关于人的心理感情的抽象概念。心绪浑无事的境界,难以直接形容刻画。诗人利用绪字含有丝绪的意义这一点,将抽象的心绪在意念中形象化为有形的丝绪,然后又从丝绪再引出具体的游丝。这样辗转相引,喻体似离本体很远,但读来却觉得曲尽其妙。因为晴空中袅袅飘拂的百尺游丝,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心绪浑无事时的轻松悠闲、容与自得,而且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一种心灵上近乎真空的状态,一种在心灵失重状态下无所依托的微妙感受。再加上这游丝百尺长的比喻就从眼前景中信手拈来,所以更显得自然浑成,情境妙合。几时、得及,突出了诗人对心绪浑无事的企盼,又反过来衬托出了现时缭乱不安的心情。诗歌中个别句子表达一时触发的微妙感受,比较常见;整首诗专写这种感受的却不多见。因此后者往往被人们泥解、实解。如这首诗,注家们就有虚度春光、客子倦游一类的理解。而这样阐释往往使全诗语妙全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