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间节点持续时间复习阶段重点目标8月初60天第一轮:梳理学习思路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做到“知道自己学过什么”9月初10月20天第一轮:梳理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一)梳理高中阶段所有知识点,按照前一阶段确定的学习思路落实每一个知识点10月中11月60天(自主招生)有意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需要做好准备高三第一学期学期末之前,知识结构至少达到高考考查要求;检验复习效果12月1月30天第一轮:梳理知识点和知识体系(二)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2月30天第一轮:高考压轴题提升难度的同时,巩固之前阶段的基本复习成果3月60天,高考一模第二轮:强化训练熟悉经典的解题方法,从解一道题升华到解一类题,从解一类题到看穿命题意图4月5月35天,高考二模第三轮:调整训练全真、模拟题训练,找感觉的同时全面订正错题,做的万无一失6月高考,准备充分,轻松应对。各位,享受胜利的果实吧!2011年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纲要版)一、2005——2010广东新高考主观题一览表05广东06广东07广东(新)08广东高考09广东2010广东26中古史扬州经济繁荣(材料);王安石变法西周刀、叉器具与宗法制(根据材料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对比明朝妇女婚姻观;(金瓶梅)儒家演变到近代思想变化、战国百家争鸣与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时代共同特征西汉耕织经济的原因、赋役政策与商业繁荣(计算题,表格分析)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晚清变化(材料与结论关系)史论结合、学以致用的典范38社会群体的兴衰五个阶段(宋代市民阶层;20世纪处留学日本;五四运动工人运动兴起;20世纪50年代工人地位提高;70年代末农民工等兴起原因。(立意高,跨度大)27(30)中近史辛亥革命后社会主流民意的调查和分析(材料)分析说明民主共和国取代封建王朝的原因和两者根本不同(辛亥革命背景)近代化角度评价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从17世纪到1958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目的、原因和启示中国近代各阶级努力、纲领和1949年后加入国际组织(跨度大)28中现史1953、58和87年共和国三条路线对比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中苏农业政策对比、评价斯大林模式和农村改革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建设教训和邓小平理论的意义原子弹与神州六号不同时代背景、意义(新颖)29世近史从谷物法看英国近代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政策(材料)英国19世纪工人工作和生活状况和英国政府作为法国大革命与英美革命对比(观点评述题)美独立战争原因、英美政治经济关系(未知材料)西方民主从古希腊到英美演变发展(跨度大)39题考查考生对近代世界的“工业革命”、现代世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30世现史华盛顿体系的原因、内容和实质尼克松主义的背景、目的和措施斯大林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和斯大林模式及其改革通过表格看法美等国福利与经济、福利评价31选修1王安石变法见中古史欧洲宗教改革的领导者和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和影响王安石变法措施、评价、研究方法选修2(必考题)法国大革命与英美革命对比(观点评述题)美独立战争原因、英美政治经济关系希腊到英美近现代民主发展融合到通史考查中20选1第13题32选修4凯末尔改革的性质和措施《本草纲目》优点、不足和贡献孔子教育措施、评价、研究方法三、对2011年高考文综(历史)复习建议打响第一轮复习攻坚战(战线最长,打基础最为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轮):抓点(抓基础)——围绕考纲,全面、系统、细致落实基础知识,策略是“高度重视,以熟悉教材为中心,坚持归纳和反思,坚持训练和解题。”(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010、8月初——10月中旬必修1共8个单元2010、10月中——12月下旬必修2共8个单元2010、12月下——2011年2月必修3共8个单元要求:单元过关,做好课堂笔记和单元归纳;把选修1、2相关内容放到必修复习中,做好小专题归类。做好课后练习。第二阶段(轮):抓线(整专题)——指导思想是“一化(知识系统化)三改(课堂训练反思)”。整合必、选修模块,贯穿古今、关联中外。领会典型试题的解题思路技巧。第三阶段(轮):抓面(练套题)——“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突出重难点、热点,以考带练,以练促考,加大材料综合题的阅读量和训练量。最后,灵感复习法——要求“回归基础,回归教材”。要和命题者斗智斗勇。注意复习的几个思路和要求:1.牢固树立以考纲为中心来组织复习的观念。认真研读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注意其中透露出的命题思路和方向,从而确定复习的指导方针和具体内容。2.制定科学备考计划,先单元专题过关,再通史阶段复习。3.关注学术前沿的史学理论和成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