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公务员考试 / 文档详情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5-8.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7 格式:DOC 页数:117 大小:37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5-8.doc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5-8.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5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A.民族区域自治B.单一制C.联邦制D.邦联制2.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A.集体负责制B.双重从属制C.主席负责制D.合议制3.()不能成为监督行政的主体。A.国家机关B.社会组织C.行政主体D.公民4.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A.不明确的B.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的C.恒定的D.谁提起诉谁就是原告5.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为()。A.作出原具体行为的行政机关B.复议机关C.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同是被告D.以上均不正确6.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决定的。A.行政法关系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B.行政管理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C.行政法律规范的数量众多D.行政法是基本部门法7.行政处理决定的特征之一是()。A.主体是公民B.主体行政机关C.不影响相对人的权利D.不影响相对人的义务8.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A.取保候审B.罚款C.监视居住D.逮捕9.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10.公文写作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因果法。A.论述法B.分析法C.对比法D.实证法11.公文具有其他任何文献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是()。A.执行的B.强制的C.权威性D.凭证的12.通报情况使用()。A.通知B.通告C.通报D.情况报告13.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A.通知B.通告C.公告D.通报14.地方性行政法规,应由()制发。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15.公文中的词语应()。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C.可圈可点D.色彩丰富16.条例、规定、办法的正文内容的层次组织以()为基本单位。A.章B.节C.条D.款17.分办的实质是为文件确定()。A.接受公文的对象B.运转方向C.处理的程序D.工作的主要依据18.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A.一般方法B.经验材料C.理论结论D.具体方法19.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主要是因为()。A.它强调了物质是世界的本质B.它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它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起来D.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20.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B.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关系2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多样性B.统一性C.运动性D.客观实在性22.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理论基础是()。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2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的科学A.物质客观世界B.运动和静止C.联系和发展D.绝对和相对2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A.绝对确定的B.纯属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25.“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这是()。A.唯心主义观点B.辨证唯物主义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主张D.诡辩论的观点2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27.17世纪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监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1980年10月,罗马教皇不得不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A.真理终将战胜谬误B.真理是不断发展的C.谬误是对客观实际的歪曲反映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28.人类认识的目的是为了()。A.获得客观真理B.改造主观世界C.解决事物的矛盾D.指导实践29.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第一个比较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的思想家是()。A.黑格尔B.康德C.谢林D.费尔巴哈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解决经济基础发展的根本方向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31.国家的实质是()的工具。A.服务全民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公共知识综合测试5-8

文档大小:37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