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读与略读》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读与略读》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精读与略读》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2.过程与方法师讲述略读的意义,重点介绍略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把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教学重点把握略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如《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把握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们再来把握两种读书方法。2.板书:精读与略读。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汇报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1)什么是精读?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段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词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2)什么是略读?略读就是大略到读。三、在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2.略读有什么作用?出要害词句。(“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3.怎样进行略读呢?小组讨论。4.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四、小结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1.从课文内容谈。2.从好词佳句方面谈。五、小组学习,指导读书。1.用略读的方法阅读12课后面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2.再用精读的方法阅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阅读时可圈圈画画。3.相互交流。六、总结全文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七、作业用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板书设计12.精读和略读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读书效果最佳《精读与略读》教案2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介绍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和常识,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教学时间:1课时一、谈话揭题1、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平时我们用那些方法读书?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读书的'方法。(示课题)二、指导自读课文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2、默读课文思、划:(1)什么叫“精读”?那些文章用精读的方法读?什么叫“略读”?略读的方法?(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3、轻声自读课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4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引导:(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引导:(1)这句话你同意吗?(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4)齐读三、略读课文,合作交流1浏览课文2师出示准备好的课外阅读范文,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略读。3.小组交流学习结果。4.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5.听读,评议。四、板书:12.精读与略读精读和结合起来略读读书效果最佳《精读与略读》教案3一揭题、质疑1、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12、精读和略读齐读课题(题目是课文的重组成局部)2、你从课题中读懂什么?……你能就课题提出些疑问吗?(相机板书:精读?略读?)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1、出示: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做到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长句可多读两遍。②试着解决刚才的疑问。③画出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词语,注意积累。2、同学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①指名分节朗读要求正确、流利。②师生一起评出“朗读之星”【声明评议要求:(A)正确:不读错、不添字、漏字(B)流利:不结巴、回读,读破】③刚才解决了哪个问题?④你是怎样解决的?〈读了第一节〉◎PPT出示: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需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