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文化传播 / 文档详情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docx 立即下载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docx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原文】济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⑴。时时引领望天末⑵,何处青山是越中⑶。【注释】⑴扁舟:小船。⑵引领:伸长脖子。天末:天边。⑶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白话译文】潮水落下去了,江水平如镜没有起风。你我乘一条小船一起过江。我时时伸长脖子远望天边,哪处的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创作背景】开元十七年(729)。孟浩然在长安应举不第,次年夏秋之交,曾有吴越之游。当时,他自洛阳沿汴水,邗沟南下,自镇江对岸渡长江,到达杭州,然后到越中(今绍兴一带)各地探幽访胜。此诗大约是他航行浙江(钱塘江)时所作。【赏析】首句以景入题,一句三景,描绘了他登舟渡江时的自然环境。次句顺承首句,叙写诗人同舟中旅伴的相遇,反映登舟后的情景。并借以正面点题。在一叶扁舟中还有同行共济的旅客,“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虽然萍水相遇,素昧平生,但作为在茫茫江流中孤舟飘泊的异乡之客,遇上“扁舟共济”的同路人,感到亲切。从“与君同”的霭然可亲的话语中,诗人当会与“舟中人”相互问讯。第三句描写人物情态,维妙维肖。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有句云:“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这即使“引领”的静态神情化为动态神情,而且还使跷望的动作具有了连续性,从而十分逼真地显示了一位远游者对越中山水的无限倾慕和急于前往游览的心情。由于游赏越中山水心情迫切,故而在不断跷望中,对舟中人急切地发出了询问:“何处青山是越中?”江南山川秀美。遥遥翠峰婉蜒绵亘,时隐时现,但哪儿是他向往已久的越中呢?两岸“青山”虽系实景,但未必即属越中。一问便结,个中余韵留待读者去想象、体味。杭州距越中并不算远,但诗人又望又问,且以“时时”与“何处”紧密呼应,仿佛航程甚长,越中甚远,其实这都反映了这首诗似乎前三句写“济江”,最后一句是“问舟中人”。其实,诗人在“时时引领”向天边眺望时,也就不断地向“舟中人”探问何处是越中了。所以,三、四两句应是一个持续往复的动作过程。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天真好奇,兴致勃勃,仕途失意后的郁愤情怀已经暂置度外,充溢字里行间的只是对越中山水无限神往的一腔激情。“引领望天末”是一个可见可感的形象,“何处青山”却是虚指,以实衬虚,又使诗的意境显得幽邀淡远。“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是诗人此时此刻的内心独白。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济江问舟中人》孟浩然唐诗鉴赏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