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计划(完整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计划2一、活动背景:2021年11月9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2日下午胜利闭幕,204位中央委员、169位候补中央委员和部分列席人员参加了会议。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党中央政治局坚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提出两个概念,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二是要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这两个概念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总目标做了定位。二、活动目的:通过对全会文件的认真地学习,学习文件的丰富的内涵、重大的意义和精神实质。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入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定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全会公报中的各项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执行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三个自信的自觉性,进而提高了个人先进性。三、活动形式。主要通过做报告.读材料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习,了解全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四、活动时间:2021年11月2日五、活动地点:五号教学楼5211六、参加人员:机械交通学院交运102班全体学生七、活动总体流程:1.由团支书等班干部宣读党代会内容;2.班长用相机等电子设备记录学习过程;3.同学们就此次的学习自由讨论,畅谈感受;然后每人写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心得体会,加强对全会的理解。4.班干部对此次学习进行简短的总结。第二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2教师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及措施(2003-2004学年)为了加强和巩固全校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学校成为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坚实阵地,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为防止教职工们政治学习流于形式特制定本年度计划及具体措施如下:一、每周四下午两节课后定为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包括“三个代表”、“十六大”、“四五”普法以及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材料。二、严把考勤关,在学习期间任何人不得请假,病假必须有医院证明。三、对每次的政治学习必须都有记录,对重点内容教职工都要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并加以讨论。四、严把检查关,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负责检查本教研组的学习笔记,防止传抄和应付了事,教研组长的学习笔记由校领导检查。对重点内容进行闭卷考试存档备案。五、对政治学习期间的考勤情况,学习笔记及考试成绩均列为一年一度的教师考核中。六、特别要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侧面了解和正面谈心等方式,及时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七、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政治学习,每年不得少于12次。八、全体教职工要做到政治立场坚定,不得参与黄、赌、毒及任何邪教活动,并教育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九、班子成员要及时向教职工通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喀夏加尔乡汉校二00三年九月第三篇: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计划1“政治理论学习”的活动计划一、活动背景:2021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自身建设、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和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根据市委建设“规范化学习型”党支部要求、特制定机关党支部2021年党员学习教育计划。二、活动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校园、节约型校园和环境友好型校园为着力点,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围绕实现建设高水平艺术设计大学的奋斗目标和学院党委工作大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卓有成效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为实现学院的发展提升和创建高水平设计艺术大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三、活动形式:主要通过做报告.读材料的方式,让同学们学习,了解。学习材料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