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管委会经济先进事迹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大势,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强化管理,打造了一支团结向上、作风顽强的团队;企业优先、效率优先,引领高XX县区服务型机关建设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局充分发挥计划综合部门的指导和统揽作用,制定了高XX县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分析经济运行情况,起草、出台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暂行办法》、《关于加快企业上市、企业挂牌交易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局作为高XX县区经济发展的总管家,承担着高XX县区90%以上的对外的经济指标考核任务,业务对口部门有发改委、经委、统计局、安监局等9个委局,而经发局仅有12名工作人员,在人手少、任务重、对口多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局不但对口上级的近10个管理部门,还同时服务于区内的2000多家法人单位等,具体材料请详见:经济发展局是**高XX县区管委会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主要承担着高XX县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主要包括经济运行质量监控、特色产业培植、企业融资上市、企业服务与管理、商务、外资外贸、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管理、统计、安全生产、物价、企业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在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济发展局发挥人民公仆的敬业奉献精神,强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手段,连年圆满完成省市和管委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经发局主要工作事迹汇报如下:一、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大势,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创新思路,强力打造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经济发展局充分发挥计划综合部门的指导和统揽作用,制定了高XX县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分析经济运行情况,起草、出台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暂行办法》、《关于加快企业上市、企业挂牌交易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了高XX县区扶优扶强、产业配置、龙头企业打造、企业上市的软环境,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完善政策支撑。加强产业培植,助推企业上市,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连续几年来,高XX县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宽带多媒体产业集群、网络安全产业集群、轨道交通电子产业集群、智能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和超硬材料产业集群等7大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对整个工业的贡献率达到81%;高新技术群体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占到全省的25%和30%;建成了国家863火炬计划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国家863火炬计划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精密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出口创汇连续5年以40%的速度增长,多次获得市政府的奖励。20**年,高XX县区gdp增长速度达到23.4%,在全部县区中排名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15家,在七个区中排名第一,增长速度名列前两位;出口创汇提前2个多月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高XX县区新培植超亿元企业8家、超10亿元企业3家、超20亿元企业1家;截止20**年11月底,已建立上市后备企业40余家,15家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造,3家企业成功进行了上市申报。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经济发展局全体同志兢兢业业、团结拼搏的结果。二、强化管理,打造了一支团结向上、作风顽强的团队。经济发展局作为高XX县区经济发展的总管家,承担着高XX县区90%以上的对外的经济指标考核任务,业务对口部门有发改委、经委、统计局、安监局等9个委局,而经发局仅有12名工作人员,在人手少、任务重、对口多的情况下,全局人员按照王书记等领导提出的“小政府、大服务”工作要求,注重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注重思想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更新和充电,形成了一支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工作团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在加快高XX县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经济龙头部门的突出作用。三、企业优先、效率优先,引领高XX县区服务型机关建设。经济发展局不但对口上级的近10个管理部门,还同时服务于区内的2000多家法人单位。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局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取得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在高XX县区历年的全区综合民主评议中,均名列前茅;在历次的年度表彰和评先中,经济发展局多次受到省、市和高XX县区的嘉奖,多次获得各系统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先进集体称号。经济发展局以服务企业为己任,注重听取企业的心声,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多次组织省、市、区级领导和各级部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收集、整理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并逐一跟踪、落实、解决。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