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进度表(2010–2011学年第2学期)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学期计划学时数64(理论32,实验32)授课班级地理科学0901,0902班授课教师雷能忠皖西学院教务处制填表须知1、每门课程须填写本进度表一式两份,由教研室组织授课教师填写,系(部)主任审查批准,系(部)和授课教师本人各执一份。2、教学时间和周次均按“校历”安排填写,法定节假日、运动会等停课,在相应周次注明,不计入进度学时。3、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在相应周次注明,不填写周课时数。4、每周作业布置(包括次数题数),填写在作业栏内。5、选用教材须填写教材名称、主编姓名、出版社名称及出版时间、版次。6、教学进度表须保证培养方案中课程计划学时的完成,审批后的教学进度表不得擅自变动。因特殊原因确需变动者,须经所在系(部)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7、如有需要说明的问题,请在说明栏内填写清楚。填报时间:2011年2月19日月日周次主要教学内容周课时数作业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导论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第四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数学基础——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第一节地理坐标第二节地图投影1次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数学基础——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第三节高斯—克吕格投影第四节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第五节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图投影的配置与设计第三章空间数据结构第一节地理空间数据第二节空间数据模型第三节栅格数据结构1次第三章空间数据结构第四节矢量数据结构第五节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第四章空间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第二节空间数据的分类、编码第三节空间数据的标准化第四节地图(图像)数字化概述1次第四章空间数据的采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第五节屏幕跟踪矢量化——以MapInfo为例第六节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第七节空间数据处理第八节GIS的数据质量第五章GIS空间数据库第一节数据库的组织结构第二节数据模型第三节地图数据模型概述第五章GIS空间数据库第四节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概述第五节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理论第六节关系数据模型设计的E—R方法第七节ARC/INFO数据模型第八节MapInfo数据文件组织1次第六章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第一节空间数据的查询第二节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1次第六章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第三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1次第六章GIS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第四节缓冲区分析第五节网络分析第七章GIS应用模型第一节GIS应用模型概述第二节适宜性分析模型第三节发展预测模型第四节专家系统概述1次第八章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第一节应用型GIS系统开发内容与流程第二节应用型GIS系统分析第三节应用型GIS系统设计第四节应用型GIS的系统实施和运行维护第五节应用型GIS的评价第九章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技术第一节空间信息输出系统第二节地理信息系统输出产品类型第三节计算机地图制图与GIS第四节电子地图系统简介第五节虚拟现实技术选用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马劲松,汤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说明审批意见教研室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系(部)主任签字:系(部)签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