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2页乡镇司法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年初以来,xx县司法局按照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五届六次会议精神,坚持“法治、责任、效率、服务、创新”的工作理念,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举措,扎实有序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基层工作效果显著。201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创建“第一道防线”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创新服务群众为动力,奋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在构建多元化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格局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进一步加强了人民调解队伍的建设。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真正构筑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加强了能够胜任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网络。健全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为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建立了各调委会之间的联动机制,从而更加提高调处复杂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的作用。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屯、大事不出乡镇的工作格局。尤其结合“春耕期间大排查大调解”活动,各基层调委会成员深入村屯了解村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信息,及时反映情况,做到早预报、早控制、早处理,确保了各级调委会作用的真正发挥。在活动期间我局领导曾多次到各基层所安排部署各项工作,通过开展活动和督促检查,推广好的典型,将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真正发挥了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1151件,成功调处1138件,成功率98%以上。(二)加强《人民调解法》的贯彻落实。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好《人民调解法》,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一是多次组织司法助理员和基层人民调解员学习了《人民调解法》,努力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加大了《人民调解法》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依法调解的社会氛围。全县各司法所多次开展《人民调解法》宣传活动,得到明显的效果。三是组织开展了“争当金牌调解员”、“创建优秀司法所”等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三)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措施,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措施。着眼于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坚持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乡(镇)一月一排查活动。针对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实行24小时值班和报告制度,集中组织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并每季度汇总分析研判人民内部矛盾形势。二是完善了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各级民调组织对随时发生的民间纠纷快速反应,将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相结合,搞好纠纷预测,制定预防措施,对重点地区、重点户、重点人口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掌握思想动态,防止矛盾激化。建立完善了纠纷排查、信息分析、快速反应、紧急调处、责任追究等制度,防止民转刑案件事件发生。(四)创新群众工作,加强维权办组织建设。我县加大创新群众工作力度,把维权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有机结合,在县司法局设立县维权办,选聘法院资深退休法官和人员专门负责解决全县疑难信访案件,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拓宽了我县人民调解工作的渠道,深化了人民调解机构的网络建设。目前,全县已成立县、乡、村三级维权组织99个,其中,县级维权组织1个、乡镇(社区)12个、村86个。(五)组建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化解疑难矛盾纠纷。为了有效化解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我县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在5月6日第一次召开了关于张新武代父诉求退休转离休评价会议,抽选的29名评议代表按照会议程序对案件进行了评议,并通过投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支持给予张富厚离休待遇的4票,不支持给予张富厚离休待遇的23票,弃权票2票。根据会议评价情况和表决结果,县第三方评价委员会建议张新武息诉罢访。——安置帮教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建立健全了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为了全面掌握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对全县近三年来刑释解教人员的姓名、籍贯、罪名、服刑时间、服刑监狱、释放时间等静态信息等进行认真排查梳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对户籍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做到了安置帮教工作衔接、移交工作,杜绝了脱管、漏管现象。截止目前,共清理排查出376名刑释解教人员。二是刑释解教工作卷宗更加规范化。原来刑释解教人员个人档案信息不详细,帮教人员只有登记,没有帮教协议等。针对帮教工作档案不健全的现象,为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安置帮教人员的档案卷宗。现已每个基层所逐人建立档案,做到一人一档,把安置帮教人员日常监督管理情况形成文字、表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