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2课时)一、教学目标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现象,培养分析历史问题(原因、背景与事件、现象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培养学生辩证、综合、分析史实的能力。二、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播放《汉武大帝》片头视频)师:视频中他是谁?为什么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为什么说他给一个族群傲立千秋的自信?他做了哪些事情使得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请同学们浏览全文,依据老师提供的知识结构,自学本课的基础知识,同时,把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标记下来,以便在合作学习中讨论解答。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教师巡回检查,个别问题,个别辅导。)1、文景之治的背景、措施和表现?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与影响?第三个环节【合作探究】(教师投放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解决并展示交流,明确答案。)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的原因有哪些?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秦的暴政,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破坏了社会经济;汉高祖和文景二帝注意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等等;结果社会稳定,国家富裕,粮食丰收。)(师:汉初的这些措施,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发展,为汉朝鼎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就在这时登上了皇位)2、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用什么方法解决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问题?他又是如何在思想文化上加强中央集权的?(1、雄才大略,重视选拔人才,善用人才;2、先建侯国,削弱他们的势力,再削侯国。)师:解决了王国问题,却招来诸王门下诸子百家的指责,对中央集权很不利。他又是如何在思想文化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师:这样,汉武帝时期,政治上一统于皇帝,思想上一统于儒家思想,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同学们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对一些疑难问题的思考也比较到位。对本课的这些知识,你会灵活运用吗?第四环节【展示交流深入探究】(教师投放史料,引导学生依据史料,结合课本所学,解决问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词句,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把秦皇汉武并称?汉武帝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成就了一代伟业,这对你有何启示?(师:秦皇汉武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一帝,就是因为他们雄才大略,勇于创新。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灵魂。比如: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我国成功的收回香港和澳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五环节[自我归纳]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感想?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可自绘知识结构图。三、课堂练习:课后练一练四、作业布置:顶尖课课练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