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说说课稿师说说课稿(合集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师说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师说说课稿1各位领导,前辈,老师们:大家下午好!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今天能得到一次名师指路的机会,非常荣幸。真诚的感谢所有的老师们。在国培学习了这么久,聆听了很多专家教授们的高屋建瓴,收获满满。在今天的说课设计中我也尝试着学以致用,下面我将通过对学习前后的教学设计比较,来进行说课,也算是我这段时间学习的汇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按三个步骤来进行说课,分别是说教材,说学法和说教学流程。一、说教材:有余数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是在学习平均分刚好分完的基础上而引申到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又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有余数除法的表达形式很抽象,二年级学生的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强。因此,本节课以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逐步抽象概括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数学模型。新课标对数学课堂的提出的“四基”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动手实践体会平均分后有剩余情况,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经历有余数除数知识形成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全面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理解有余数除法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渗透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二、说学法:在杨良春老师的课,他提到课堂是以学生为本,所以我们要从凸显学生主体的视角出发,建立了每节课的学法。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是让学生操作感知,有余数除数的产生的必要性。然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建立有余数的除法模型。最后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巩固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得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老师主导的作用也必不可少。三、说教学流程(见)本节课我将按照以下四个环节来进行导学。一、活动导入,初步感知。如果按照一堂常态课的设计,我会先给出问题:6个面包每3个一袋,可以装几袋?然后类比推进到7个面包每3个一袋,可以怎么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对比活动来感知有余数产生的必要性,实现表内除法到有余数除法的过渡。在学习了阎教授的新课程的解读一课,她提出课改改革的本质之一就是课堂的开放性。于是我做了这样大胆的尝试,我把活动的素材换成同时出现3种不同的食物,分别按种类每3个一袋,可以装几袋?对比之前的'设计,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更能体会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必然性,也增加了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也变得更多样化了。作为本节课第一个合作活动,我会给出明确的合作要求。活动一:将三种食物(6个面包,7个苹果,8个糖)按种类每3个装一袋,你会怎么装?(1)动手操作:独立分一分,用简洁的方式表示。(2)说过程:同桌互相说一说平均分的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过程中,自己经历平均分后正好分完和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让余数的概念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并且能通过同桌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能规范有余数除法的表达。赵雄辉教授说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后的“展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可以在展示中抓住某些课堂生成的资源来突破重难点。比如,在汇报展示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比如“圈一圈,摆一摆”的方法。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始终记得自己的主导地位。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追问来挖掘问题的本质,决定课堂的走向。因此我会追问:1、为什么剩下的1,2个为什么不继续装?以此来突破余数的含义。2、将上面平均分的情况进行分类,你会怎么分?为什么?目的是区别有余数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情况。3、生活中你能找到像苹果,糖果这样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吗?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广泛性。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通过学生的合作,汇报,质疑,补充。老师的追问就达到了初步感知的作用,开放的数学课堂会产生未曾预约的精彩。因为合作要求中提到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当然也有学生补充了用除法算式的方法。此时学生会发现平均分正好分完的情况是可以用已学知识来解决的,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就会与已学知识产生矛盾,所以有余数除法产生的必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我趁机赶紧追问:4、你会用算式表示苹果,糖果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吗?学生并不能马上确定用哪种算式来表达,因此我将安排第二个合作活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提示学生其余两种我们选苹果的分法情况来写一写算式。二、主题探索,建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