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中考考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特征:隋唐时期的两大特点是“繁荣”与“开放”。“繁荣”: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并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充分体现了繁荣的时代特点。“开放”与“繁荣”是一体的,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涵盖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隋唐之前是东西方的交流(丝绸之路),之后是南北方的交流(江南经济开发)。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军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2.大运河: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凿时间:605年。人物:隋炀帝。三个重要地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第2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时间为627-649年。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①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勤于政事,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谋杜断);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②经济上:“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文化上:发展科举,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④民族关系上: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尊奉他为“天可汗”。⑤对外关系上: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贞观年间,日本遣唐使规模庞大,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加强,民族和谐,对外友好,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因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呈现出和睦、开明、开放的景象;我国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唐太宗对我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第3课“开元盛世”1、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唐玄宗在位时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政治上: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励精为治”。他尤其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开元初年,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经济上:社会经济出现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农业: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入。手工业: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造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商业:唐朝的商业繁荣,长安城宏伟富丽,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2、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他还任用奸臣,造成朝廷混乱,导致以边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政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2.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殿试,并开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3.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4.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1905年宣布废除)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特点:开明的民族政策第5课“和同为一家”1.唐太宗民族政策: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少数民族尊奉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