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送李中丞之襄州古诗鉴赏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刘长卿诗鉴赏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又题送李中丞之襄州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的诗作。诗人为主人公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抒发惋惜不满与感慨之情。起句以浩叹发出,征南将点明归者以前身份,就是这位南征北战的将军,如今却被朝廷罢斥遣归,投老江头,萧条南归,恓惶而去。流落二字融注情感,突发领起,总冒全首,含裹通体,撞心触眼,是为一篇主意所在,一起手即与别者连缀扭结,开出下文若大天地。此句从眼前事写起,次句叙其人先前军职显要,重兵在握。驱意为统率,下得有力。十万师而能驱遣自如,表现其叱咤风云的才干,足见其人的不凡。不过这些都成为过去,一个曾字,深深地荡入雄壮的岁月,饱含唏嘘惋叹。首联今昔对比,叙其身世处境,感慨难以名状。颔联写友人困顿坎坷,仍眷恋朝廷。罢归、老去指出将军流落之因,归无旧业说明题目的汉阳别业,仅家徒四壁而已。也暗示其人一心戎马,为国征战不解营生。在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新息道中作)的时代,老去投归,景况可想。两句上二下三,前后转折,意义上中间含个而字在,顿挫而沉郁,有杜诗风神。所谓明时,实则为颈联两句又荡回过去,承曾驱来,追忆将军昔日独镇三边(泛指边防),敌寇生畏,关塞晏然,有功于国。次句为一剑知轻生的倒句。一剑知,意谓奔勇沙场,忠心可鉴,此外,出生入死,效命疆场,也只有随身伙伴佩剑知道。有感于时局不明,焉得逢人而语,这是感慨系之的话。两句字斟句酌,句凝字稳。谓语静、知殿在句后,以示其人的功业与赤心。独静三边,为国轻生,以示罢归,尚非其时。以上六句都可视为挥手别后所思,尾联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结到眼前,以实景束住,念及其故居旧业无存,因此有欲何之的忧问。既罢归而无所可去,伤其恓惶流落,老而不遇。这末尾回首一问,既关合罢归句,又与起手流落语意连成一片。日暮苍苍,汉水茫茫,老将白发,归去何方。沉沉暮色吞去了一片孤帆,茫茫汉江也似乎吞没了诗人关照的疑问,欲何之的关注之情,也使人思绪波荡,触动读者深切的寻思和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