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页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纵观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群众路线犹如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另一方面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中的群众观点,以唯物史观为哲学依据,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了历史是谁创造的这个重大哲学问题,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又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决定历史发展方向和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只能是人民群众。群众史观理论为党的群众观点奠定了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的领导方法,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革命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实践又是认识的目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过程,这个过程要经历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这种飞跃的过程中,人获得正确认识的规律呈现出来,这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致无限循环。这种唯物的充满辩证法的认识论,为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只要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必然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凡属正确的意见只能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实践。综上所述,党的群众路线既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它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史观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成功在于自强自信(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总结(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2014-9-11)[精神文明建设]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汇报材料(20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