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小学课件 / 文档详情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立即下载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测量本单元共安排了7个例题。一、对于千米和吨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怎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教学吨的时候,可以让几个学生尝试着抬一袋50千克的大米,再想像如果有20袋这样的大米会有多重,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1吨大米、1吨棉花大约占多大的体积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第二种方式是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相关观念。例如,告诉学生从学校到附近某一地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A城市到B城市大约是多少千米,告诉学生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多少吨,告诉学生像鲸鱼、大象这些大型动物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吨。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观念、质量观念的建立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数学课堂,更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体验、感受,逐步地培养。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3.原来把加法验算、减法验算分别编排在加法和减法部分,并且验算的方法单一(加法只能用交换加数的方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差加减数的方法验算)。现在把加减法验算结合编排,更突出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且验算的策略更加多样化。4.根据课标要求,万以内的加减法限于三位数以内的加减。更多位数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三、编排特点教学中注意:二、教材主题图表格中的相关概念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易理解,如何更好地利用此表格?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小学生确实不能很好地理解“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等概念,对于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楚地辨析,以至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符合逻辑,没有实际意义,一方面,教师可以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概念加以解释,引导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将表格的三列数据分别呈现,而不是放在同一个统计表中加以呈现。例如,教学例1时,只呈现“中国特有种数”一列,引导学生提问题,列算式。教学例2时,只呈现“已知种数”一列。这样就可避免学生的思维混乱,学生也不至于提出前文所述的无实际意义的问题。三、四边形本单元分三段编排三、为什么教材中要编入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内容?四、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四、如何把握“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层次?3.保持总数不变,改变每份数(或保持每份数不变,改变总数),使学生发现分到不能再分时,剩下的数量总是比每份数少,即余数比除数小。第二层次,不再借助分实物,而是给出一个抽象的除法算式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定商,而定商的原则就是除数和商的积必须小于(或等于)被除数,但同时又必须满足“余数小于除数”这一条件。与第一层次不同,这儿的商和余数不是分实物的结果,而是利用定商原则通过抽象的计算得到的。这一层次的内容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不是很充分,在教学时应作适当补充。第三层次,利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层次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商和余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含义正确写出相应的单位名称。五、时、分、秒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表。五、“时间的计算”中要求换算,但还没有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怎么处理?六、多位数乘一位数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如下表:七、教材的29×8估算成30×8,正好可以解决问题,如果改成32×8,仍然估算成30×8,如果仍用估算值来判断,就会发生错误,怎么处理?其次,估算的教学重点由单纯的技巧性训练转变到估算意识的培养。过去,我们教给学生的是相对固定的估算方法,即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各项的近似值,再对近似值进行运算。实际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只要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可。用“四舍五入”法先求近似值再进行计算,固然是一种重要的估算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在估算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并能加以解释。在平时的计算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加以判断。应该说,培养估算意识不仅仅是某一节课的目标,而应该将估算教学融于日常的计算教学中。具体到的例2,要使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需要精确计算,用估算就可以了。但也并不意味着只用估算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采用的估算策略对于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合适。估算仅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之一。如本例中,把29估成30,是估大了,说明即使有30个同学参加,才需要240元,因此带250元肯定是够了。如果把29改成32,把32估成30,估算方法相同,但却还没解决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少估了2个8,即16元,而240元与250元相差10元,因此钱不够”,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如果把29改成23,照样可以把23估成30,这里所用的方法就不是“四舍五入”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文档大小:14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