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健康的情绪,幸福的自我-谈情绪与幸福的关系内容摘要: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幸福与否就是由情绪决定的。但是事实上,要时时保持一个好的情绪时个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控制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这样在我们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才会日行千里。关键词:卢梭、愉快心情、管理者、阮籍、适度宣泄、自我安慰、孔子正文:幸福是什么?百度上这样解释: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我这里引用卢梭的话作结:“我心目中的幸福,绝不是转瞬即逝的流星,而是一种平平安安的持久的状态,它本身并没有任何令人激动的地方,它持续的时间越长,便愈令人陶醉。”我们很简单的就可以看出,决定幸福与否的更多的心理,是心情,是与情绪有关的词汇。英语中快乐的单词为happiness,是以快乐为本的词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幸福与否就是由情绪决定的。但是事实上,要时时保持一个好的情绪时个很困难的事,所以我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学会如何控制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正如希腊人亚里士多德所说:“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人是社会的产物,喜怒哀乐都与周围的事物息息相关,有时学会正确的控制情绪,适当的发泄就是很必要的事情。《晋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人物,他叫阮籍,与嵇康等都是当时的文学家,书上说阮籍是个孝顺孩子,母亲死后,阮籍曾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呢,他又喝了两斗酒,与灵柩后,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因此而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按照古代的制度,这样的人应该称之为“纯孝之人”,但按照如今心理学的角度,这个人就是太情绪化了,或者当时丧失了部分理智,我们只能让阮籍节哀顺变了。从唯物主义哲学观上来讲,人总是有生老病死的,而每个人在社会形态上都有亲朋故旧,假如都像他这样毫无节制的悲痛,不控制自己的情绪,社会人口真的会为之一空了。阮籍幸福吗?至少在我们看来是不幸福的,不但是去了母亲,还搞垮了自己的身体。一个能良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肯定不在生活中“跟着感觉走”,或者“跟着情绪走”。一个喜怒无常的人,根本无从管理自己情绪的人,即使是位高权重财多势大,也与幸福这两个简单的字眼无缘。孔子讲“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矣,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从少年到老,人生中难以控制的情绪都是不同,他还说他自己“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到七十的时候才说自己可以完全的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呢?恐怕要更久的时间。但是,人道七十古来稀,真要到年到七十的时候,人的一生还有多少时光留下,还有多少的幸福等着我们去追求呢?因此,与其让时间去教我们如何去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如现在就去学习科学的办法,正确的看待情绪变化,用好的、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管理它,这样在我们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才会日行千里,霞光万道吧。参考文献:[1]、《阮籍传》《晋书》列传第十九房玄龄等著[2]、《压力与情感管理策略》31会议网2013-06-13[3]、情绪管理曾仕强好知网[4]、《第五次散步》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