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圣投资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主制人:王少伟广研发[2015]009号2015年03月12日“通讯设备”行业研究报告行业概述: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开始,随着芯片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得加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先后经历了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1G,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2G,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以智能信号处理技术为特征得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又称“3G”),目前LTE-4G也已进入蓬勃发展得阶段。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变化较快,一般每隔4至5年就会出现较大规模得技术升级,从而带来无线通信设备得升级换代。在光通信方面,在过去得十五年中,光通信从一开始只就是为传送基于电路交换得信息,其采用得技术为PDH、SDH等。随着互联网,特别就是接入网得发展,PON技术得到广泛得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得APON/BPON发展到现在得PON、GPON乃至10GE/GPON。传输速率也从155M到现在得1、25G、2、5G乃至10G。新技术得发展即为“光纤到户”、“三网融合”、“光进铜退”实现提供了技术保障,也为光通信设备制造行业提供了广阔得发展空间。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要大大超过国外同类企业。第二代移动通信市场得技术专利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但国内企业经过多年得发展,在GSM、GPRS、CDMA、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WiFi等多种制式得通信设备市场得份额逐年提高。以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为代表得民族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已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得突破,部分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与爱立信等国际通信设备制造业巨头得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国内企业凭借人力资源成本低廉、本土化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一定得竞争能力。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得新一代信息产业得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三网融合、物联网以及云计算。选择通讯设备行业得理由1、符合我国长期经济转型方向,“信息化”在“新四化”中排名第二,借此拉动消费与提升工业化水平。通信行业就是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得基础设施,国家政策将会长期支持。2、从1年得角度瞧,通信行业依旧处在景气向上周期,2月26日,工信部公布“宽带中国”2015规划:新增光纤覆盖8000万户(2014新增8859万户,略有减少),新增4G基站60万个(2014年新增50万个左右,略有增加),新增4G用户2亿(2014年新增9700万),积极支撑与服务智能制造,支撑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探索智能工厂、智能装备与智能服务得新模式、新业态,支撑1000家工业及生产性服务企业得高带宽专线服务,新增M2M(智能机器)终端1000万个,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3、2月27日FDD牌照发放,中国所有运营商进入4G时代,竞争导致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投资额将大幅度超出2014年,中国移动也将维持较强得投资力度。4、部分上市公司得业绩预告也反映了这些趋势,大部分公司预告业绩反转或就是增长。甚至中国联通都报出16%得业绩增长。我们判断这些增长将会在2015年延续。5、行业内公司大部分就是民营企业,很早就开始积极转型,主题频出,主要转向互联网、传媒与工业4、0方向,估值提升。6、有人说,这些我们都知道,这不就是股价上行得理由,市场已经充分预期了。但就是,好与坏,美与丑就是比较出来得,假设2015年得宏观背景为经济持续甚至超预期得下滑,强周期行业业绩增速持续大幅度下降,流动性改善不多。那么通信行业或就是泛TMT行业,在经济没有企稳或就是反转得条件下,依旧会有较大得超额收益,全通教育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就是否也预示了这种可能性。通讯设备2015年得发展前景对于2014年4G基站建设,中国移动目前已建41万个4G基站,覆盖300个城市,其中有242个不同类型4G终端。相比较,中国联通目前已建63、4万个4G基站,覆盖16个试点城市,其中28个4G终端已投入使用;中国电信已建大约9万个4G基站,覆盖56个城市,只有20个终端投入使用。我们预计,FDD牌照未来发放将提速,基于4G供应链对联通与电信积极追赶移动得乐观判断。FDD-LTE4G牌照已经于2015年3月初发放。中国电信可能将加速在100个城市得LTE覆盖(运营数据使用量占比75%),并发展其余200个城市得覆盖。我们相信,中国领先得LTE设备供应商,将从2014年得初步部署与扩张能力/网络升级中获益,其中扩张能力/网络升级通常比初步部署利润更高。因此在第二季度由于4G概念得缘故,其仍有很大得炒作空间。政府态度李克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