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医学论文 / 文档详情
医学论文11.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学论文11.doc

医学论文1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昌大学成人高等医学教育2010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姓名许敏学号专业层次论文类别单位南昌县人民医院催眠疗法在结核性胸膜炎术后疼痛中的运用南昌县人民医院许敏【摘要】目的:了解农民工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支持提供依据,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8月~2009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6例结核性胸膜炎手术患者,进行术理护理状况效果分析,采用交谈及问卷调查方式。结果:通过运用催眠心理疗法护理的14例患者,比未应用催眠疗法护理的12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明显减轻。结论:通过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术后护理,采用了催眠疗法护理的患者,对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明显的减轻。【关键词】术后疼痛;催眠疗法疼痛是外科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对于结核性胸膜炎外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术后刀口疼痛和术后术侧胸膜腔萎缩引发的疼痛将长时间伴随患者。催眠疗法是通过言语暗示或催眠术,使病人处于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然后进行暗示或精神分析来治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态度及接受治疗的积极性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指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借助暗示性语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躯体障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催眠方法,将人诱导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将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从面产生治疗效果。暗示催眠治疗是一种很古老的治疗技术,早在公元2世纪,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医生就曾广泛地使用暗示和催眠来治疗疾病。现代催眠术的前身来自18世纪维也纳医生麦斯麦创建的“麦斯麦术”。在乙醚等麻醉药物发明并广泛使用之前,催眠术曾被一些外科医生用作手术时减轻疼痛的重要方法。现将催眠疗法结合患者的心理特征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谈几点个人体会。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心理特征在临床上可以经常看到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创伤或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其反应强弱,表现轻重程度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疼痛受心理状态,个体敏感差异等其他因素的制约。虽然疼痛本身不是情绪状态所引起的,但与情绪状态紧密相关。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由于病程长,对此常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往往疼痛较重,疼痛反应强烈,而疼痛的持续性和顽固性又加重了变态的心理反应,增加紧张情绪,出现了失眠、厌食、消瘦等不良反应。对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先进行心理评估和使用心理量表进行测量。2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2.1依赖心理病人在术中经受了麻醉与器质性破坏的痛苦和术中对患者侧胸膜进行剥脱时间较长导致手术时程长,患者表现为的疼痛表现为行为减退,情感幼稚需要他人照顾,激惹性增高,忍耐性差,只相信止痛剂的作用。2.2猜疑心理病人把术后正常的疼痛与手术的不成功、病情恶化联系在一起,增加了疼痛的敏感性。2.3积极心理对术后的疼痛有正确的认识,并付诸行动与疾病作斗争。3护理3.1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伴随的症状,如疼痛加重,血压下降及意识改变等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3.2注意病人情绪变化保持病情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避免紧张加剧疼痛,鼓励、安慰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家属干扰,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尽量经患者有一个很好的社会支持系统。3.3做好基础护理病人因疼痛往往出现烦躁等心理改变,除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合适修养环境外,同时应做好生活护理,做到处置集中,避免不必要的打扰病人,应保持病人安静。3.4体位护理当生命体征平稳时,正确体位往往不但缓解疼痛,而且还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术后采取半卧位可缓解腹肌紧张带来的疼痛或者采取患侧卧位以减轻疼痛等。3.5合理使用止痛剂当疼痛原因示明确诊断前,如病人强烈要求用止痛药时,一定耐心解释止痛剂的弊病,并亲切地鼓励病人配合医生做各种检查,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获得安全感。3.6心理护理疼痛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是良好的心理护理同样使患者减轻和避免疼痛。采取冷静、耐心地交流技巧,及时、准确、轻柔的动作以获得病人的的信任,使之产生安全感,从而增强病人的信心。主动配合,尽快确诊,消除疼痛。在临床上我们可以运用催眠疗法减轻患者疼痛的状态如下:3.6.1直接暗示法运用积极语言暗示患者疼痛的部位逐渐变得麻木起来,将不再感到疼痛或告知患者正在接受局部麻醉,因而他们感到疼痛正在消失,但是,前者在临床上运用效果较好,也比较容易得到家属和患者本人的认可。3.6.2分心技术是将患者的注意力从痛处引开,它暗示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一种愉快的体验上去,而这种愉快的体验可由具有心理专业护士暗示和描述或者完全由患者自己去想像。3.6.3分离法是一种不常用的方法,其目的是使患者与疼痛分离开来。其操作方法是暗示疼痛部位和其它部位正在逐渐分离,由于其间再无任何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医学论文11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