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1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8页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策略摘要。加大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质量与效率,是促进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当前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体系中,尚存在资源总量投入不足、配置过程失衡、配置方式分割、资源整合力度不高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体制根源、历史根源与制度根源。因此,在正确认知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现实的基础上,需要从资源存量方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从资源增量方面,发挥市场机制效用。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优化策略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的教育资源是在教育领域当中通过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所能够运用的人财物力等资源的总和。也有人认为,教育资源不仅仅是经济学概念,需要从人财物力等方面拓展到信息、时空、资源体系等领域,这些也属于教育资源的范畴[1]。由此,职业教育资源也可以被视为促进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者职业能力提升及职业知识增长的各种有形、无形等要素的总和。当然,资源的范畴是广泛的,但不管是那种资源认知体系,人、财、物三种资源是最基础的教育资源,也是影响教育发展的物质保障。在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当中,人财物三类资源同样是其发展的物质基础,明确人财物三类资源的配置及组合方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是研究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也是发现其配置问题的前提。一、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基本问题(一)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总量的不足。第一,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对公共财政有较强的依赖性,经费投入水平、速度、结构等在一定程度对教育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有决定作用。对于农村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经费投入量小且速度滞后,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转型与发展。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每年安排了专项资金来支持区县的职教中心(职业高中)建设,提升了县域范围内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2006年国家开始实施中职教育学生资助政策,2009年开始对中职教育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实施免费政策,2012年对农村中职教育完全实施免费政策,并扩大了奖助学金的覆盖面……这些扶持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但随着中职免费政策的实施,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整体经费投入速度与规模无法跟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步伐。首先,从中央财政的投入角度看,其投入比例明显偏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要在2000年的时候,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持比例达到gdp总量的4%,但这一比例至今未能实现,到2016年才为3.89%[2]。中央财政性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更是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导致办学经费较为紧张。其次,农村职业教育的属地办学体制也影响了地方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实施的地(市、盟)、县(区、市、旗)两级办学体制,而这两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恰恰是中国各级政府中最为困难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市与区县财政状况更是不佳。在地市、区县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实现,由此使得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领域也成为地市、区县政府投入最少的一个领域。显然,在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大力提升其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比普通中学更多的经费投入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但地市、区县政府实际投入却是最少的,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第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放大了农村职业教育物力资源紧张的局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特别是物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现实中资源的不足,加大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首先,从数量上看,中职教育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体。2009年我国中职教育的招生总数突破了870万人,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此后这个数据一直是处于下降趋势。中职教育招生数量的下降,与中职教育的物力资源供应不足有直接关系。2009年,中职学校的生均校舍面积达到了12.5平方米,生均拥有的计算机为0.13台。但这两个方面的数字到2016年时分别下降了13.1%和5.5%[3]。招生人数的下降,应该导致上述两个生均数据是上升的,为何反而出现了下降。很大程度上是部分中职学校特别是民办中职学校倒闭,另外部分公立中职学校转型为普通高中,部分公立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因此从整体看,学校数量、学校软硬件资源数量相较于2009年在整体上是下降的。其次,从质量上分析,物力资源质量不高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整体上呈现办学方向模糊、办学定位不准、教学内容滞后、实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