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教育局普高教育安排工作会讲话同志们:根据今天的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创建第二批教育强镇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讲两方面意见:一、关于创建教育强镇工作(一)*年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简要回顾从*年起,我县正式启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平山街道、稔山镇和巽寮旅游度假区,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多渠道投入资金5800多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功能场室,创设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硬件、软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以良好的工作成效顺利通过了省督导验收组的验收,成为我县首批省教育强镇。这三个镇(街道、区)的成功创建,实现了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零的突破,为我县接下来继续创建省教育强镇开了好头、起了好步。回顾去年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决心大、信心足、措施实,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二)我县下来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总体安排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继去年平山街道、稔山镇和巽寮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后,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经过充分调研,适时调整了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思路,重新确立了工作目标,力争在2010年上半年把我县70%的镇创建为省教育强镇,在2010年年底前,把我县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县。2009年至2012年,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的总体安排是:2009年,按计划启动平海镇、高潭镇和港口旅游度假区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确保于今年底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在今年6月份前提前启动吉隆、黄埠、大岭、白花和白盆珠等五个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力争2010年上半年通过验收,达到省提出的“教育强镇占全县总数的70%就能成为教育强县”的督导验收标准,2010年下半年,推进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在当年年底前把我县创建成为教育强县。余下的梁化、铁涌、宝口、多祝和安墩等五个镇,按计划分别在2011年至2012年全面完成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任务。(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步伐为确保我县今年计划创建的镇和下半年提前启动的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任务的顺利开展,我们要着力抓好如下四方面工作:一要明确工作责任。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主体是镇,县委、县政府已将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列入镇党委书记、镇长的考核内容。因此,各镇党委、政府要把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镇的党政领导,特别是“第一把手”是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更要强化责任心,做到亲自部署和推进本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镇“创强”办要发挥中枢作用,科学制定本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并狠抓实施。各学校是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创强争优提质量,为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添砖加瓦。二要狠抓硬件建设。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过程中,硬件建设是基础、是前提,必须予以坚实的经费保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镇一级的财政尤为困难,特别是今年筹集资金将会比往年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精打细算,以“用小钱办大事”的思路,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为辅”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完成今年创建省教育强镇硬件建设的投入。对学校的硬件建设,要以“达标为限”为标准,按照创建省教育强镇的标准和XX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学校的校舍、功能场室、教学设施设备和运动场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要重点推进布局调整工作。根据上级的最新要求,从今年起,凡布局调整工作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的镇,将取消其申报省教育强镇的资格。大家都知道,学校规模过小,不利于资源整合,造成有限的教育经费的浪费,又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也不符合创建省教育强镇标准。因此,各镇要结合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下大决心,大力推进学校的撤并工作,重点建设好中学和中心小学,完善好片完小,尽量减少教学点。三要强化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既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又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还包含了创建省教育强镇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师资队伍管理工作作为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重要一环来突出抓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通过培训、引进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手段,培养一批教育思想领先、教学业务精通、管理能力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