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读懂经济指标主要内容如何分析和判断中国经济大势?一、分析判断经济大势要从主要经济指标入手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要想比较好地理清头绪,必须从经济指标入手。但经济指标数量众多,仅《中国统计年鉴》中发布的统计指标就有数千个,加上一些派生指标就有上万个。因此,把握经济大势需要了解一些主要指标。经济指标繁多,不可能一一掌握。关键是要关注一些实体经济的主要指标(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指数、进出口、失业率、人口等),主要货币指标(货币供给、利率等),主要财政指标(财政收支、财政赤字、税率等)和国际收支(外汇储备、汇率等)的主要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二、要善于使用主要经济指标宏观波动往往呈周期性,由萧条→复苏→高潮的循环变动,不同经济指标的变动并不总是与总体波动步调一致先行指标:从时间上看,总是比总体经济更早地发生转折,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指标。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景气指数等同步指标:在时间、波动起伏与经济波动轨迹基本一致的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滞后指标:总是比总体经济更晚一些地发生变化,达到高峰或低谷。如失业率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指标与总体经济状况变动轨迹的不同,来判断总体经济走向。先行指标可以对将来的经济状况提供预测性的信息,主要用于判断短期经济总体的景气状况。在宏观经济波动到达高峰或低谷前,先行出现高峰或低谷,可以利用它判断经济运行的可能走向,进行预警、监测,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例如,当先行指数连续几个月下降时,就有理由预测整体经济可能出现下滑。主要有货币供应量、股票价格指数、消费品和原材料新订单等同步指标反映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反映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但并不预示将来的变动。主要包括GDP、工业增加值等滞后指标反映经济运行的转折点一般要比实际经济活动晚,用于确认经济周期波动的高峰或低谷是否已经过去。主要有银行短期商业贷款利率、工商业未还贷款、平均失业时间等6、知道指标的主要特性注意价值量指标公布时的数据是按现价(即报告期或观察期的价格)计算的,还是按不变价(也称固定价格,即某个年份或时期的价格)计算的,这对计算增长速度十分重要要区分一个指标是流量指标还是存量指标。在主要经济指标中,产值类、产量类、收入、需求和供给类指标一般都是流量,资产负债类指标、保有量、人口数等都是存量要知道一个指标的稳定性如何,了解统计指标的变动情况。即:是否会由于统计制度和方法变动或其他一些原因导致该指标大起大落7、要看一组指标,而不仅仅看单个指标要找出一组主要指标去认真观察和分析,从相互联系和综合的角度去考察例如,为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既需要看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指标,也要看库存变动、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订单等指标,还要注意货币和财政方面的指标,以及金融市场的一些指标当这些指标给出的数据或结果出现矛盾时,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要选择更有把握的指标作为判断依据8、要注意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要注意与其历史数据进行纵向比较,才有可能看出公布数据的真实含义。特别是对一些变化比较大的数据,更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不能拿来就用,听到看到就信要注意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有无变化,即当前公布的数据与过去公布的数据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将两个使用不同方法统计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是将统计的范围不一致的统计数据进行比较显然是不合适的,有时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要把掌握的数据与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验证增长速度的比较要注意它是以什么时候的数据作为对比基期得出的增长速度常用的增长速度主要有三个同比增长速度: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与上一期(如上个月,上个季度)相比的增长速度定基比增长速度:与固定基期的值相比的增长速度用环比增长速度反映的指标变化时,时效性强,比较灵敏。不足之处是对一些随着季节变化而波动的指标,将当期的数据直接与上期相比时,无法避免季节因素的干扰,用其反映的增长速度波动非常大,有时甚至连指标变动的方向都会发生变化同比增长速度的弱点:反映出来的结果比较滞后。例如,拿今年5月的数据与去年5月的数据比,整整跨过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很可能许多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使用同比增长速度时,常常提到一个经济或统计术语——“翘尾因素”,就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同比增长速度的滞后性翘尾因素:同比价格指数,上年下半年或者年末的价格上涨对今年指数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经济指标解读主要经济指标Ⅰ生产类——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一)核算主体1、GDP以我国所有常住单位构成的经济总体作为核算主体。2、常住单位包括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也包括住户。(二)核算范围1、生产范围(1)所有货物的生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