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档列表 / 论文指导/设计 / 文档详情
文献综述.doc 立即下载
上传人:是秋****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献综述.doc

文献综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3高层住宅的抗震发展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土地的紧张,建造高层住宅楼已经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缓解城市用地压力的最有效的方法。高层建筑中抗震设防是头等大事,建筑高度的增长直接导致了对建筑不利因素的产生,地震、风等等都会对高层建筑带来意想不到的破坏。通过对我国高层住宅的抗震发展趋势进行地分析,阐述了我国高层住宅的抗震发展前景。高层住宅的抗震发展要将起点与趋势结合起来,通过对其他国家高层住宅抗震技术的发展分析和我国自身技术等发展情况,来确定高层住宅抗震的发展方向,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高层住宅抗震技术发展引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有许多难点,诸如:地震地面运动的不确定性、抗震设防水准及对地震作用的预估、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弹性、非线性)分析的正确性、对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因素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有效性等。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已近100年,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工程实践和震害经验,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有国际上能基本接受的、比较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原理,并在许多国家抗震设计规范中采用。但是这一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近十多年来,人们又在进一步研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1.早期的抗震设计方法对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是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后逐渐开展起来的。1915年,日本佐野提出了衡量地震动的尺度——“震度”的概念,并认为作用于建筑物的地震力F=RW(R为震度,W为建筑物的重量)。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第二年(1924年),这种“震度法”被纳入日本城市建筑法规,并规定R取0.1。20世纪20~30年代,国际上比较普遍的注意到把结构抗震设计纳入到建筑设计中去,当时已经意识到房屋惯性力的重要性。在还无法对地面运动加速度进行可靠量测的情况下,又缺乏对结构动力反应知识的认识,对地震惯性力的大小无法以任何可靠性来估算,一般认为可以接受的是,用大约相当于建筑物重量10%的水平力进行设计。当时假定地震力与结构特性和地基情况等无关,而且还假定房屋的抗震力仅与结构的承载力有关,设计中加大安全系数,进行容许应力水准上的弹性设计,故建筑物对实际承载力通常要大一些,显然,早期的抗震的设计方法是很粗糙的。1.1反应谱理论及能力设计1933年美国长滩地震时,取得了第一个强震加速度记录,1940年美国在Elcentro地震中又取得了重要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在得到这些强震记录和建筑物自振特性资料的基础上,美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地震反应谱理论。1956年,美国旧金山采用了新的抗震设计规定,该规定以加速度反应谱为基础,建立了建筑物自振周期(T)、阻尼比与基底剪力系数的关系。此后,经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研究发展,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抗震设计方法。我国及国际上,多数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本质上都采用了反应谱理论及结构能力设计(CapacityDesign)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1.1.1用规范规定的设计反应谱进行结构线弹性分析北美和欧洲国家的设计反应谱是通过50年超越概率10%的弹性反应谱值除以一个“延性降低系数”R或“性能系数”q得出的。我国1978年抗震设计规范,是将50年超越概率10%的弹性反应谱值乘以一个小于1.0的结构影响系数C得出的,其本质与上述除以降低系数R或q是相同的。1989年及2001年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两次修定中,设计反应谱直接采用50年超越概率63%的弹性反应谱,就本质而言,设计反应值比50年超越概率10%的弹性反应谱值仍然是降低的,当然,这种规定方式有其优点。1.1.2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是根据设计反应谱所作有线弹性计算通过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后的内力进行设计考虑合理的结构屈服机构及非弹性变形的需要,按相应的不同的延性要求采取不同的抗震措施(包括内力调整放大及构造措施),有些结构还需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不超过规范规定的限值,这是能力设计原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设计反应谱值比弹性反应谱值可以降低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早期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体系、结构体形的规则性及结构的整体性,需满足规范的规定,以使结构能可靠地发挥非弹性延性变形能力。“能力设计”原理中特别强调这一概念。欧洲规范将这方面要求称为“概念设计”(ComceptualDesign)。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欧洲混凝土协会以及我国等有关机构和专家研究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它的特点是:使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的目标向具体量化的多重目标过渡,并由为业主选择性能目标;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并通过专家的评估论证。这一理念是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个新的发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文献综述

文档大小:4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

手机号注册 用户名注册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登录
手机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微信扫一扫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首次登录需关注“豆柴文库”公众号

新用户注册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年会员
99.0
¥199.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